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在騎虎難下、一地雞毛的窘境中勉力維持。希望東京奧運會能順利舉行的,除了日本之外,最寄予厚望的恐怕就是中國,因為緊接着在明年二月,就是北京冬奧會,備戰東奧與籌備冬奧,是目前體育總局的兩大核心工作。然而,雖然官方大力宣傳,內地老百姓當中,奧運會的成色與吸引力都在下降,熱情消退。
中國是首屈一指的金牌大國,卻不是體育強國,國民體質並不佔優,肥胖、慢性病、亞健康的比例持續升高。究其原因,體育奉行舉國體制,被作為意識形態的一部分,用以標榜政績,提升國際形象,鼓吹民族情緒,宣揚愛國主義。
金牌崇拜,也就與GDP崇拜等如出一轍,這造就了國人濃厚的金牌情結,視體育比賽宛如戰爭,成王敗寇,獲得金牌者頓成國家英雄,名利雙收;一旦失之交臂,就是民族罪人。
為此耗費大量公帑,用在一小部分專業運動員身上,打造「金牌工廠」,這其實與國有企業無異,只不過製造的不是商品,而是運動員罷了。曾幾何時,奧運金牌冠軍被奉上神壇,從許海峰、李寧到劉翔、林丹,是街知巷聞的明星人物,但如今很多冠軍卻幾乎沒有知名度。舉國體制造就了極小部分人的成功,但擠壓了有限資源的分派,忽視了大部分人的身體素質的提升。
金牌直接受益的人群,除了冠軍群體自身,便是體育官員,因為金牌是其政績最主要的加分項,在其心目中,也將運動員定位為私產。短道速滑運動員周洋2010年在溫哥華冬奧會上奪得金牌後感謝父母,這實在是最基本的人之常情,而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于再清竟然大為不快,批評周洋:「感謝你爹你媽沒問題,首先還是要感謝國家。」實際上,是首先要感謝局座大人。
隨着80後、90後成為社會的中堅階層,金牌情結正在褪色。沉重的生活壓力之下,年輕人選擇佛系、躺平。與虛無縹緲、高高在上的金牌相比,他們更關心糧食和蔬菜,關心城市下雨天內澇成海,關心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四座大山」,變得更加理性與務實。
而諸如奧運冠軍孫楊的興奮劑醜聞等事件,更降低了金牌在民眾中的影響力。再多的金牌,與老百姓有甚麼關係呢?甚至可能是負相關,政府對金牌熱情愈高,投入愈多,愈耗費納稅人的真金白銀。況且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還存在擾民等問題,也讓老百姓不堪其擾。
奧運會本質上是一種遊戲,國際上的運動員大多是民間和市場機制運作,不需要承載過多的政治因素。而在內地,體育成了政績工程,於是乎急功近利,欲速不達,爛泥扶不上牆的足球,就是最好的證明。
體育不是只有金牌,更重要的功能是健身、娛樂以及商業開發。讓體育回歸體育,回歸民間,讓金牌祛魅,讓財政更多投入到全民健身,加強體育公共資源供給,才是正道。「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牌銀牌,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