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健康在您手:尋回初心 重燃人生

補習班、奧數班、STEM班、音樂班……不少香港家長將教育孩子的重點,放在學習成績和獎項,希望為自己的孩子鋪好路。筆者明白家長用心良苦,不是希望孩子要非常優異,只希望他們「好少少,不要墊底」。這種心態當然亦植根於孩子的價值中,筆者曾在活動招生面試時問小朋友,他們的優缺點,近乎所有的小朋友皆回答:「我甚麼科目好、甚麼科目差」,可見他們的自我價值是成績至上,看似可笑,但同時值得反思一下。

父母適當「放手」 助孩成長

父母回想初心,在孩子出生前,最希望他們能健健康康,做一個誠實有禮,懂得尊重和盡責的人。可見懂得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遠比達到甚麼成績更重要。但如何學得有效?關鍵在於實踐。過去我們嘗試把孩子帶進成人工作生活中,讓他們到酒店、工場或百貨公司工作,體驗父母在職場的辛酸,同時學習與上司溝通、聆聽指令、盡力完成工作等良好的工作態度。

參加計劃的小朋友在活動檢討時分享,「平日家人叫我做事,我不會做,但現在我會即刻做,我知道這是我的責任」、「以前別人說話,如果不中聽,我會走開或者說自己的話,但現在我都會先聽別人講完」,很感恩看到小朋友從現實中真正明白品格的重要性,而這也正正是真實體驗的效果。

雖然家長未必能為孩子提供工作體驗,但也可從日常生活入手,打從孩子年幼時就多放手給他們機會參與家中事務,從中啟發及欣賞他們良好的品格特質,提升他們對品德培育的着重。家長是孩子發展階梯重要的一環,希望透過大家一同努力,改變孩子和社會的思維,讓他們追求做一個「正直、堅毅、有禮」的人!

聖雅各福群會

青年服務社工

馬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