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劏房屢揭安全問題 議員促盡快取締

【本報訊】經濟下滑,劏房林立,全港約22萬人蝸居劏房單位內,生活環境惡劣,面對衞生、治安以及消防問題,更製造危樓及播疫危機。港府懶理劏房問題,不但未有監管業主改裝劏房,處理僭建問題更「慢半拍」。有議員批評屋宇署拖延執法懶「拆彈」,恐造成都市計時炸彈。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基層生活環境惡劣,反映房屋政策失敗,過渡性房屋只是杯水車薪。

不少舊區劏房林立,發生多宗火警事件。有舊樓唐樓連最基本的火警鐘、消防喉轆、滅火筒等消防設備都欠奉;劏房內暗藏不少火警危險,電線外露、短路跳掣時有發生,加上樓梯間布滿雜物,一旦發生火警,住戶難以逃生,但劏房戶為求一處容身只能被迫繼續居住。

共用喉管增染疫風險

劏房戶除了面對火警危機外,在疫情下更高危。劏房空氣不流通,不少住戶要和他人共用廚廁,加上渠管是由原單位的污水渠改裝而成,亦屬「共用喉管」,令染疫機會大增。早前第4波疫情便因油尖旺及深水埗等舊區劏房渠管亂駁而迅速爆發。

近日荃灣有舊樓平台被揭僭建多個劏房,議員柯創盛狠批屋宇署處事龜速,懶理僭建安全隱憂,或增加樓宇負荷壓力,恐致樓宇倒塌。若每戶劏房都增設洗手間,有機會胡亂接駁喉管,增播疫風險。他指摘屋宇署責無旁貸,應盡快整頓,處理僭建不能一拖再拖。

本港房屋問題嚴重,基層生活環境惡劣,在一屋難求下,劏房、板間房、天台屋比比皆是。有機構就香港劏房的現況展開調查,估計全港去年共有約10萬間劏房,而去年居於劏房人士數目估計約22萬人。

輪候公屋平均5.8年

公屋輪候時間卻愈排愈長,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升至25.38萬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上升至5.8年,創22年來新高,估計未來3年仍會呈上升趨勢,惟港府現時僅達成提供1.5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目標。議員陸頌雄則批評過渡性房屋的目標數僅杯水車薪,更直言應立下「軍令狀」,把長達10年的長遠房屋策略改為5年,如不能達標就應問責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