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又攀歷史高位 陳茂波:置業量力而為

本港先後經歷反修例示威及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陷入谷底,連帶令樓價「降溫」。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表示,本港樓價仍然高企,而近期市況亦較熾熱,成交量較多,樓價與2019年高位的差距更有所收窄,政府將密切監察,同時呼籲市民置業要量力而為。有經濟學者預計明年初可能出現2至3%通脹率,料市民屆時會特別感受到食物方面的通脹壓力,提醒市民任何情況下應有足夠儲蓄應變。

本地住宅物業市場由今年1月起轉趨活躍,由於疫情在首季後期減退,加上低息環境及用家需求為市場帶來支持,今年首5個月住宅成交升至平均每月6,500宗,較去年第4季高出14%。至於整體住宅售價於今年首4個月上升3%,2021年4月的住宅售價較2019年5月的歷史高位僅低2%。而市民置業負擔指數在今年首季上升至約73%,顯著高於過去20年47%的長期平均數。

指疫情致經濟表現欠佳

陳茂波昨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影響本港樓價的因素很多,包括資金、就業情況、物業供求及市場氣氛等,而他相信通脹壓力在今年內不似會出現。提到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最新公布的《2021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的世界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5位,跌至今年的第7位。陳茂波回應指,報告顯示本港「政府效率」、「營商效率」仍名列前茅,令排名下跌主因是疫情導致經濟表現欠佳,但強調近期本地經濟回穩,但復甦動力不足,現時最重要是恢復經濟,推動增長,同時希望提高疫苗接種率,盡快恢復通關。

學者料明年初出現通脹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目前本港經濟有望稍為回復,眼見近期市況熾熱,住宅成交量上升,他提醒市民置業要審慎檢視個人需要及負擔能力,對於買樓「不要計數計到太盡」,否則若再現經濟下滑,隨時有機會供不起物業,變為負資產。莊預計約半年後會出現通脹,市民外出用膳或購買食材時最易感到通脹壓力,隨着更多人重獲就業機會,料租務市場亦會帶動蓬勃。他建議市民要居安思危,時常確保有足夠儲蓄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