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個襲港的熱帶氣旋前日起生效超過20小時,至昨午2時10分,天文台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不過,熱帶低氣壓影響期間,本港分別發生最少兩宗大樹倒塌事件,柴灣怡泰街及北角繼園街都有大樹疑不敵猛烈陣風吹襲倒塌。柴灣倒塌的巨樹有7米高,北角的塌樹亦約5米高,兩樹倒塌後均影響現場交通。對於一號波竟吹冧兩棵大樹,議員批評政府樹木管理工作不足,漠視過去因樹木不安全造成的人命傷亡及經濟影響,促當局考慮本報提議的「路邊樹木種植理想藍圖」,統一規劃馬路與行人路旁的植物栽種。
昨早10時09分,一號戒備信號及雷暴警告仍然生效,柴灣怡泰街休憩處有大樹疑不敵猛烈陣風吹襲倒塌,枝幹橫越行人路伸出馬路,阻礙柴灣道一條行車線,駛經車輛須切線閃避,事件中幸無途人受傷。據指,倒塌的為約7米高黃槿樹,工人其後到場將樹木鋸分細段,並搬上貨車運走。其實於前晚11時許,北角繼園街1號對開一幅護土牆上,已有一棵約5米高的樹突然塌下,橫臥馬路上,並阻擋一條行車線,慶幸其時亦並無人車經過,但現場交通亦一度受阻。
風季來臨,一個最低級別的風暴信號已導致連環塌樹,再次敲響本港樹木安全的警鐘。歸根究柢,塌樹壓傷人及阻塞道路與當局規劃不周有關,樹木種類及排列混亂,高矮不分致種下禍根。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造成嚴重破壞後,政府仍後知後覺,未有改善路邊樹木亂象。
東方早前曾獻出「路邊樹木種植理想藍圖」,建議馬路與行人路旁的植物栽種要有規劃,種植樹木時共分多排,距離道路最遠的一行,如與路邊相距6米,便應種植只生長至5米高的大樹,因此當樹倒下,塌樹與道路仍有一米距離,不會壓到行人或車輛。
議員劉國勳認為港府在樹木管理方面欠缺統一規劃,他解釋,樹木管理工作分為規劃、設計、實施及保養,當中保養最為重要,但目前綜合管理方式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要求改革樹木統籌工作,由專責部門負責設計及保養等工作,確保樹木規劃不會「走樣」。
劉提到東方提議的「路邊樹木種植理想藍圖」不錯,認同當中倡議馬路與行人路旁的植物栽種要高矮有序地作出統一規劃,種植樹木時共分多排,以防颱風過後樹木倒下傷及路人和阻礙交通。他建議政府考慮將有關倡議納入綠化總綱圖,安全之餘亦可保留賞心悅目的樹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