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事觀察:應硬則硬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早前宣布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在香港生產的商品出口至美國時不得使用「香港製造」,而只准用「中國製造」標籤。中國製造本身是沒有問題,而且是一個品牌,那又何妨呢?但問題不在這,而是美國現在想「大石砸死蟹」,強詞奪理剝奪香港稅務優惠,是蠻橫的海盜搶掠行為。

雖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立法會表示,港府已於5月向世貿爭端解決委員會設立的專家組提交首份書面陳述,詳述香港的立場和理據,闡明美國的規定除了不合理的歧視外,亦違反多項世貿協定,據了解專家組一般需時6至9個月審議和裁決。

但當問及局長,倘若美方又不履行裁決時,應如何應對?局長稱港府致力與世界各地建立緊密和穩固的經貿關係,過去4年與13個海外經濟體簽訂了4份投資協定,現一共與31個海外經濟體簽訂了22份投資協定……言下之意,局長的回覆彷彿在說:「沒有了美國市場,我們還有其他的市場。」

這樣實在太軟弱了,我們應加強與國家聯繫,想出一套全面的對策才對!我們要懂得對美國說不!特區政府決不能示弱!既然要打,就不要怕痛!美國一旦不依從世貿專家組作出的裁決,政府就必須依法追究到底,包括但不限於查找美國在香港有甚麼家當或投資,徵得中央政府同意後,採取適當反制措施。聖經中,大衞面對令人聞風喪膽的霸主巨人歌利亞,似乎沒有絲毫的勝算,但大衞真的是「劣勢者」嗎?他並不膽怯,勇敢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戰場和工具,用手中的投石器,一塊石頭擊敗了巨人,歌利亞才是最後的輸家!

雖然邱局長說過,美方也要付出代價,例如美國在香港貿易的盈餘減少。但這些遠不足夠!香港一直是美國與中國內地之間商品貿易的重要轉口港,是美國投資的重要地區。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2020年有超過1,200間美國公司設立駐港公司。當美國粗暴干預香港事務之時,有必要採取反制措施,香港並不乏籌碼,可以考慮向一些行業徵收稅款補回差額。特區政府不能任其宰割!商經局也不應表現得無能或無奈,應該要硬就硬起來,果斷採取行動。

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不斷角力之時,香港無法置身事外,要繼續發揮好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獨特的角色和作用。對此,政府和商界應及時評估,未雨綢繆制訂對策。對付美國的無理攻擊,要考慮以攻為守,在適當的時候出擊反制,記住萬大事都有國家堅強的後盾,但此刻我們必須要有「大衞」的心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