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欄經常談論是否注射疫苗的問題,我真正在意者,不是你最終決定打還是不打疫苗。打與不打純屬個人抉擇,但我較關心和強調的,是香港人在整個思考與衡量的過程之中,是否理性。
情形就如你是否支持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是個人權利。有民調顯示,當時便有六成香港人是表示支持的。不過,你在決定支持或反對之前,思考的方式是否理智?要知道,思考方向一旦出錯,你的判斷就會出錯。
譬如在注射疫苗初期,但凡有接種者出現突發性的疾病或者死亡,不少香港人就跟疫苗的安全性拉上關係,甚至說是疫苗打死人,這樣的判斷便流於太簡單和幼稚。而香港人這種思維方式似曾相識,在反修例期間,「黃絲」們舉凡在新聞中讀到有人失蹤、墮樓、暴斃的消息,便說是警察所做,就連我身邊不少的飽學之士,也是這般頭腦簡單,真教你莫之奈何。
打疫苗之後有人死亡,兩者是前後關係,卻不一定是因果關係。近日特區政府決定不再公布市民注射疫苗後的死亡名單,除非證明死因與疫苗有醫學關係。這項決定招來了不少人的反對,包括一些所謂的醫學專家,但你只要理性一想,就知道這樣做也是合乎道理。
以美國為例,至今已有約二億人注射了疫苗,這二億人之中必然有大量的死亡個案,如果將每日的死者名單公布,名字恐怕足以填滿整份報章。香港約750萬人口之中,平均每天約有130人死亡,而目前已有約兩成人接種了疫苗,按比例計算,也就是每天會有26個死者,生前可能曾經接種疫苗,10天就有260人,隨着接種的人數愈多,死者的數字也會按比例遞增,政府再這樣公布下去,會有意義嗎?所以我常說,香港人監察施政者本來是好事,但批評必須合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