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懲教署近年測試的40項創新科技項目中,約半數項目已應用於大潭峽懲教所,其他科技項目,如機械人物流系統,生物特徵電鎖保安系統,非觸式生命體檢測系統等,亦正在其他懲教院所進行測試。問及未來發展,懲教署署長胡英明指,最有可能實現第二代「智慧監獄」的院所,為即將重建的荔枝角收押所。另外,針對還押在囚人士數量急增問題,署方自5月底起已着手騰空東頭懲教所,計劃將部分21歲或以上男性還押在囚人士分配至上址,紓緩荔枝角收押所及赤柱監獄的擠擁情況。
胡英明表示,多個懲教院所目前正測試不同的系統,包括在東頭懲教所測試生物特徵電鎖保安系統。問及會否把其他院所全面改造成「智慧監獄」,胡稱,受院所的地勢、結構及資源等多方面影響,未必可於短期推行,故未來會先研究各院所在維修、翻新、重建時,能否有空間加入科技元素。
除改善院所外,他亦積極在其他方面加入科技元素,提升安全水平,如現時署方所有押解車已裝有定位系統,測試到最後階段,亦正研究會否可讓高風險在囚人士外出時,佩戴有定位系統的腳扣。此外,署方亦正在研究讓在囚人士以電郵方式與親友聯絡,但他承認實行上有一定困難,需要「衝破很多保安的考慮」。
另一方面,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士去年創下10年新高,今年首季則有2,207人,當中有76%即1,669人為21歲或以上男性。胡坦言,署方收容在囚人士的空間一定有,但問題在於如何調節,需要有系統地把署方的資源進行調配,未來會將部分成年男性還押在囚人士分配至東頭懲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