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歐亞連接

「一帶一路」倡議的代表政策──歐亞的火車貨運,即中國所稱的中歐(中亞)班列,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乘勢而起,2020年增長50%,今年首季度增長75%,勢頭強大。一是因疫情把全球許多機場港口封鎖,海空運都大受阻延,反而火車貨運影響較小,便承接海空運轉移而來的貨運需求。二是今年3月蘇彝士運河意外,堵塞了一個星期。

這兩個因素都使歐亞貨運重新考慮,要避風險便更多地轉移為火車貨運。還有,歐亞陸運是在空運以外最直接的,而且火車貨運連接的地區廣大,在接收貨源與發貨的節點眾多,也因此對地區經濟的作用巨大。

近一、二百年因英國壟斷中國對外貿易,英國與俄羅斯爭奪歐亞貿易控制權而英國封鎖陸路交通,歐亞貿易轉為海運為主。但近年美國替代英國,卻未能壟斷中國對外貿易,中國強起來,恢復為世界工廠,外貿便不限於英、美控制的海運路線,而主動地開拓歐亞大陸直接的陸上交通,這也符合歐亞之間眾多陸路國家的利益。

中國與它們的合作,在天時、地利、人和推動下,便出現當前中歐班列的興旺──需求與供應大增,新拓路線眾多,主要過境關卡堵車,運費上升,與中國外貿擴張互為推動。

當前中歐班列已達歐亞貿易的一成多(幾年前還微不足道),依現時趨勢,很容易超過兩成。涉及中國與歐洲的城市雙方都近百,仍在增加,中亞過境和始發的城市數目也上升,愈是多通過貿易形成網絡,貨運效益愈高。加以海鐵聯運、公鐵聯運,更為靈活。即使疫情不復,中歐班列已成氣候,歐亞連接的新形勢不可能再逆轉。

最新的發展是俄羅斯發力。一是與國際貨運公司合作,開拓日本、南韓海運至海參崴的港口群,上岸循泛西伯利亞鐵路至歐洲,這便與中國沿海港口特別是舟山、上海、青島、大連、營口等爭奪太平洋西岸到歐洲的貨運。中國港口接貨後還是要出國境至俄羅斯,通過泛西伯利亞鐵路去歐洲,效率比不上俄羅斯的新路線。

二是在歐洲方面,從中國等來的貨運,不往波蘭入歐,而是在聖彼得堡港出波羅的海往歐洲,或是經芬蘭到挪威的港口出歐洲,或原班列火車穿越波蘭,在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才往歐洲。

俄羅斯還計劃全面提升境內歐亞東西向的鐵路系統,與此同時,波蘭、德國,乃至烏克蘭、匈牙利等也正改善境內鐵路設施,以適應中歐班列的進一步擴張。基建設施的改善,更增強中歐班列的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