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馬鞍山體驗 休憩處群蚊圍攻 10分鐘手腳紅腫

疫情稍有放緩之際,本地卻迎來蚊患為禍。按食環署最新公布的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顯示,多區蚊患指數持續急升。本報記者日前往「重災區」視察,馬鞍山一公共屋邨休憩處淪為蚊蟲樂園,並無設置任何滅蚊設施,記者一分鐘內已被蚊「圍攻」;將軍澳北有公園的滅蚊燈如同虛設,令附近居民飽受蚊患困擾;樂富及九龍灣亦有建築廢料及枯葉堆積,成為天然「蚊場」,更發現疑似白紋伊蚊。區議員直斥部門處理蚊患敷衍塞責,令問題遲遲未解決。業內人士批評部門滅蚊技術及工具欠理想,促加強監管。

根據食環署上月底公布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在64個監察地區中,上月有5個分區指數高於20%的警戒水平。其中蚊患指數冠絕全港的馬鞍山,記者翻查過去5年數字,誘蚊器指數按年上升,上月更超逾警戒線,高達28.1%,較4月急升近倍半。記者日前在利安邨附近了解,踏入一個休憩處不足一分鐘已被多隻蚊叮咬,逗留約10分鐘手腳已被咬至紅腫,惟期間未見邨內的草叢或燈柱旁有安裝滅蚊燈或蚊貼等防蚊措施。

區議員促跨部門合作 檢視技術

「有居民住27樓都可以畀蚊咬到豬頭咁。」當區區議員麥潤培指每逢雨季,每月都會接獲過百宗有關蚊患投訴,他曾多次反映,惟問題至今未見改善。他不滿現時部門的滅蚊工作表現,直斥部門各自為政、互相卸責,有關滅蚊措施及工具亦欠成效,促請部門就滅蚊統籌跨部門聯合行動,並重新審視現行滅蚊方法。

另一蚊患重災區將軍澳北,4月蚊患指數高達31.4%,上月雖跌至20.2%,但區內蚊患問題依然嚴重。該區寶翠公園四處是花草叢,下雨時泥土滿布積水及枯葉,吸引蚊蟲孳生,惟公園內的太陽能滅蚊機在白天未有開啟,而是透過太陽能電池板充電,再在晚上自行啟動捕捉飛蟲;同場的石油氣誘捕蚊機亦未見開啟,令附近寶林邨居民苦不堪言。

當區區議員馮君安表示區內蚊患一直嚴重,因區內較多綠化帶及花叢,每逢夏天及雨季會特別多蚊,令到居民深受蚊患困擾,有人更在家中自行安裝滅蚊工具「自救」。他又認為跨部門滅蚊工作可以更協調及按需要增加滅蚊工作次數,「日常滅蚊工作已經唔足夠。」

枯葉建築廢料遍布 積水易孳蚊

上月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較4月急升逾3倍的九龍灣,當中九龍灣公園在雨天過後,四處都是大片積水,樹下遍布枯葉,容易孳生蚊蟲。另外,樂富西都有類似情況,樂富配水庫休憩花園十分荒蕪,到處擺滿建築廢料,渠道淤塞又積聚雨水,導致蚊蟲孳生;記者在同區樂富遊樂場更發現疑似白紋伊蚊。

被斥僅靠外判工滅蚊 效果大減

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會長梁廣源批評政府現時只靠外判工人滅蚊,惟前線技術水平不足,使用的工具亦不當,令滅蚊成效大減;而現時部分滅蚊工具如滅蚊機的效果亦未如理想,促政府加強監管,並檢討現行的滅蚊技術及工具。

食環署回覆指今年分3期進行全港滅蚊運動,為期9周的第二期滅蚊運動已於上月展開,至本月18日終止,期間署方和相關部門會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並針對區內一些受關注地點,進行一連串的清除積水及防治蚊患行動,並進行霧化工作殺滅成蚊。

康文署回覆指截至4月30日,署方已在784個場地裝設合共3,964部滅蚊裝置。發言人表示近年已加設不少滅蚊裝置,同時亦於場地安排特別滅蚊或蠓及清潔行動。另衞生署回覆指今年截至3月25日共錄得1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