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食河豚中毒 20分鐘可心衰竭

食用河豚隨時中毒送命!根據食物安全中心上月發布的食物安全焦點中提到,河豚體內的河豚毒素會導致身體肌肉癱瘓,初步症狀在中毒後20分鐘至兩小時內出現,包括嘴唇及口腔麻痹、四肢刺痛、說話含糊不清、肌肉無力及癱瘓等。若患者中毒情況嚴重,可因呼吸或心臟衰竭而死亡。食安中心提醒市民,現時無河豚毒素的解毒劑,而烹煮、冷藏或乾燥均不能破壞河豚毒素,故不吃河豚是防止河豚毒素中毒的唯一可靠方法。

本年4月曾有一名28歲男子在一間食肆進食河豚不久後,出現暈眩及心悸等中毒迹象。負責調查該中毒個案的衞生防護中心指,河豚毒素較多集中在河豚的生殖器官(主要是卵巢)、肝臟、腸臟及魚皮。

內臟魚皮毒素 易污染魚肉

食安中心則指,雖然河豚毒素主要累積在河豚的內臟及魚皮,但某些品種河豚的魚肉天然含有大量河豚毒素。此外,河豚魚肉在劏洗及其他配製過程中極容易受到體內其他組織中的河豚毒素所污染。要去除河豚的有毒器官而不污染魚肉,取決於處理人員的技巧,以及相關的認證制度以確保處理人員符合要求。惟目前尚未有國際認可防止河豚毒素污染的河豚配製指引、程序及認證方法。

另有文獻報告指,以無毒飼料人工飼養的河豚含有較少分量的河豚毒素;但食安中心提醒,河豚毒素仍存在於養殖河豚體內的各組織中,例如卵巢及肝臟。日本食品安全委員會過去曾評估了養殖河豚的毒性及水產養殖方法,該委員會所得的結論是,河豚的毒素產生機制仍然不明,未能正式確定在甚麼條件下養殖河豚可降低毒素水平。因此,無法保證養殖的河豚不含河豚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