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難獲足夠樣本數目 欠缺生產商 資助研噴鼻式疫苗 被斥為做而做

【本報訊】香港大學團隊正研發副作用較少的噴鼻式新冠肺炎疫苗,並獲得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約兩千萬港元作安全性一期臨床測試,料3年後方可在港使用。不過,有議員昨日就質疑研究團隊在港難以獲得足夠樣本數目,加上本港沒有疫苗生產商,認為有關當局的資助研究予人感覺是「為做而做,多過有目標去做」。

需招募至少一萬名自願者

立法會今日討論有關港大疫苗的研發進度,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該噴鼻式疫苗如要展開第三期臨床測試,研究團隊需要招募最少一萬名自願參加者作研究對象,亦需要在疫情仍持續傳播的地方評估疫苗效能。惟香港人口較少、疫情情況極輕微,無法全面支援進行該等規模的臨床試驗,研究團隊要到境外地方尋覓研究對象。據她了解,研究團隊會先在港招募約100人,其中30人已進行第一部分試驗。另外,香港目前沒有生產疫苗製造商,故團隊已委託內地公司生產,在本港進行安全性第一期臨床測驗的噴鼻式疫苗。

議員謝偉俊指研究團隊正面對兩個先天性困難,屬死症,認為政府若未能協助港大解決有關問題,不如取消資助,現時予人感覺只是象徵式進行研發,恍如「人做我做」。陳回應指政府一直支持學者研究疫苗,倘若成功研發疫苗的話對全球疫情有一定貢獻,又指研究團隊有信心可以在其他地方招募足夠樣本,若有需要,研究基金亦會給予支持。

另外,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指,不少在外地求學學生將在暑假回港,他們在當地已接種疫苗,關注如何獲政府承認及有關接種紀錄會否同儲存在現有的系統中。陳表示,衞生署持有香港、內地及世界衞生組織等已批核的疫苗名單,創新及科技局與當局一直研究如何更便利發放相關電子疫苗證書。在未有電子證書前,有關人士所持的紙本證書同獲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