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公布疫苗接種潛在關聯死亡個案 陳肇始死撐:因資訊太多會亂

【本報訊】繼專家委員會早前通過由即日起,個別死亡個案只會在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下才作出公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解釋,由於目前涉及疫苗的資訊很多,如果市民只見到某些資訊,無機會了解全面,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可能令大家混亂,強調當局並非不提供資訊,而是如果只公布與疫苗接種關聯個案,會讓大眾更清楚了解。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表示,不同意相關做法,認為政府公布疫苗死亡數字時,應同時公布本港每日有多少宗無打疫苗的同類死亡個案,以免造成錯覺,令人覺得打疫苗後便會死亡。

港府昨在立法會被問到相關做法是否只會適得其反,令市民更加猶豫。當局則解釋,每日都有很多人離世,但如果全數公布接種疫苗後離世個案,或會對公眾造成錯覺,影響打針信心,強調新措施是「希望市民更掌握資訊」,不想引起不必要誤會。

專家不認同:一定要公布

陳肇始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由於目前資訊很多,如果市民只見到某些資訊,無機會了解全面,可能令大家混亂,而安全監察報告自下月起會在專題網頁定期更新,市民在網上可獲悉所有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

袁國勇揚言,不同意完全不公布死亡個案的做法,「一定要公布,為何不公布?」認為政府公布疫苗死亡數字時,應同時公布本港每日有幾多宗無打疫苗的同類死亡個案,以免造成錯覺,令人打疫苗後便會死亡。他亦擔心將疫苗接種年齡降低至12至15歲後,由於不少小朋友有急性心肌炎及腦炎,間中亦有死亡個案,因此要同時公布背景發病數字。

疫苗文宣用字太深難入屋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當局及商界提供接種誘因是好事,但經常使用學術用語,令市民不理解,或出現不必要擔心,認為有關疫苗安全文宣需要改善,從而更能「入屋」。

政府表示,前日有5人打疫苗不適送院,但無交代他們的病情,當中4人已出院,一人留醫。另外,昨日有3.24萬人打針,至今有約141萬人已接種首劑疫苗,當中104萬人更打齊兩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