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鴻爪:別學台灣清零變清袋

前天是香港近7個月來首次沒有確診個案,包括本地及輸入,各界都煞有介事,認為清零有望。其實香港近日疫情確有放緩迹象,若要零確診,往往關鍵在零輸入個案,而最大功臣當然就是禁飛令。之前輸入個案都不是反映公布當日抵港帶病毒人士,大多是抵港兩、三星期之內發病的,香港對菲律賓、印度等地實施禁飛令已經超過一個月,較早前從這些地區到港的人,若是染有病毒已經過了潛伏期。沒有這些高危地區來客,果然輸入個案立即停止,大家當然可以看到源頭所在吧!

禁止南亞地區航班飛來香港,立竿見影,是走了非常正確的一步,但之後如何自處,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切勿功敗垂成,重蹈台灣覆轍。疫情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成功抗疫,曾經連續8個月零本土確診,社會照常運作,解除多項禁令。但自本月初以來,台灣突然失守,先是華航機師酒店群組事件,然後又爆發萬華茶室群組及各區遍地開花。本土感染連續多日破百,實施第3級防疫警戒,恐怕「全面封城」第4級警戒之日不遠。

台灣在疫情初期立刻封關,嚴格檢疫措施建功,外界讚譽多時,由於長期零本土個案,台灣民眾會以為疫情與我何干,在社區內不怕感染,失去了警戒心,病毒便悄悄入侵。最關鍵是台灣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逐步放寬,變成防疫破口,隔離酒店出現失誤,形成華航機師諾富特酒店群組。

另一方面,台灣之前相對安全,對新冠疫苗的關注程度也大減,接種率十分低,以為不需要跟別人搶疫苗,現在再想追落後,又因為政治問題,處處碰壁。在野藍營當然不會放過攻擊綠營政府,吵吵鬧鬧,亦破壞了團結抗疫的士氣。

香港有沒有能力追趕台灣過去的抗疫佳績,還待觀察,但千萬別要像現在的台灣,由清零變一鋪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