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患指數飆升 將軍澳北牛寮木棉山重災

本港連日熱浪逼人,時晴時雨的天氣更令蚊蟲迅速孳生。食物環境衞生署昨公布上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5.2%,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將軍澳北及牛寮及木棉山的誘蚊器指數更逾20%,屬警戒水平,前者較去年同期大增23個百分點。有西貢區議員透露,近日白紋伊蚊數目較平時增加一倍,相信與天氣炎熱及下雨後積水有關,而將軍澳北誘蚊器指數高,情況令人憂慮,擔心疫情下蚊患若不受控,公共衞生勢更惡劣,要求食物環境衞生署加強滅蚊。

食環署昨公布,上月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5.2%,較去年同期升2.1個百分點,屬二級水平,即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孳生的情況略為普遍。在64個監察地區中,將軍澳北(31.4%)和牛寮及木棉山(27.1%)的分區誘蚊器指數已超越20%的警戒水平,即監察地區內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地方有白紋伊蚊孳生。

住宅區校園範圍同嚴重

翻查資料,將軍澳北去年同期的誘蚊器指數僅為7.7%,今年卻急升至31.4%,大增23.7個百分點,而牛寮及木棉山當時未有記錄。署方指,有關的誘蚊器多數位於公共及私人住宅區、學校、大學校園及公眾地方,食環署已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立即採取行動,在上述地區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

另外,上月白紋伊蚊密度指數為1.2,表示在發現有白紋伊蚊的誘蚊器中,白紋伊蚊成蚊的平均數量為1.2隻,顯示監察地區內的白紋伊蚊成蚊數量並不多。至於上月各主要口岸的港口每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0.8%;而港口每月白紋伊蚊密度指數為1.1,同為低水平。

區議員促食署加強滅蚊

西貢區議員林少忠表示,近日白紋伊蚊數目顯著增加,起碼較平時增加一倍,據其觀察,蚊隻主要於寶琳怡心園一帶出沒,相信是因天氣炎熱及下雨後積水,加上該處草木叢生有關。他指,食環署每周會到該區滅蚊一至兩次,但今年4月誘蚊器指數已達逾30%,情況令人憂慮,會要求署方加強滅蚊,以及在雨後盡快作出補救措施,例如重鋪蚊沙等。

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的病媒,亦可傳播寨卡病毒,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在多個東南亞國家,已成為風土病。而香港今年至今共錄得一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