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問題突出,創科發展落後,但靠近大灣區的新界北發展卻長期被擱置,大量「平、靚、正」的土地被用來建設厭惡設施如「殯葬城」,或任其荒廢。發展不能拖延,香港要抓住「十四五」規劃契機,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就必須改變舊的發展思維。筆者認為政府應拿出魄力,在新界北新建禮賓府,以身作則,並承諾在數年內發展好區域,避免蹉跎歲月,帶動新界北發展。
港深邊境土地是大灣區核心地段之一,如何規劃,將影響香港在大灣區城市群內的角色和影響力。但如今邊境發展極度緩慢,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最快要到2032年才有首批居民遷入。政府還欠缺發展思維,在與羅湖口岸一河之隔的沙嶺建設「殯葬城」,簡直是對土地資源的浪費!政府缺乏魄力和發展觀念,是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看看成立40周年的深圳特區,從2009年開始,以不到10年的時間就將前海這片15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設好。對比來看,香港好像在蹉跎歲月,落馬洲口岸已開通逾40年,周邊土地的發展幾乎不變。政府看似花了很多工夫,但只是研究再研究,發展步伐猶如龜速,如何能把握國家發展契機?
首先,政府要把關注點多放在新界北,可向北遷移,包括在新界北興建新的禮賓府,以身作則,才能讓更多人關注這個地方。並着重打造「北創科,南金融」,承諾10年內搞掂,這樣才能顯示出政府的魄力!第二,政府要將那些陳規陋習統統去除。以往土地供應審批程序冗長緩慢,推進創科發展時口號很響亮,落實很困難,遠水難救近火。那就要全面檢討,精簡發展程序及提升效率,例如可設立新部門着重新界北發展,加大力度,壓縮程序,加快工程的興建進度。要為創科發展全面開綠燈。第三,徵收土地時,合理賠償業主至關重要。目前補償偏低及不公平,在衡量補償金額時,地政總署應考慮被徵用土地所擁有的規劃區域的潛在發展利益,目前這些價值是刻意被忽視。
港府推行落馬洲河套「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工程進展緩慢,繼續單靠政府用傳統發展模式主導並不理想。發展要用新思維,港深兩地可討論對實驗區進行規劃與營運。通過一國兩制,度身訂造相關配套法律及政策,惠及參與的創新科技資源與人才,例如推出政策令兩地人才往來創科園不須過關,這樣才有利於香港創科發展。
「蘇州過後無艇搭」,香港再不加快發展進度,繼續故步自封,錯失機遇,只會被逐步拋離。政府必須拿出魄力,以身作則,以表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