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則鳴:領導結構決定方針政策

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總結了一條寶貴的歷史經驗:以鬥爭求團結、團結則存,以退讓求團結、團結則亡。流血換來的教訓,屢試不爽。香港自2019年爆發持續年多的世紀黑色暴亂所造成的嚴重損失,再一次證明毛澤東的總結,具有歷史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那麼為何本屆政府上任以來,沒有吸取這條好經驗呢?甚至一反上任政府行之有效的對敵鬥爭方針呢?昨天發表《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一文,已經從執政的指導思想和認識上探討問題的成因。但是,最根本及具決定性的原因,可能是在領導機關大腦內的政治結構使然,應了先進科學哲學的分析觀點:「存在決定意識」。

有行政會議成員洋洋得意自誇現屆政府的領導班子是「開明派、民主派或第三路線派別人數比例遠超各屆政府」。換句話說,誰領風騷?不就是開明派+民主派+第三路線派別說了算。這3類人才是真正的當權派,或者說是對政府決策具決定性的影響力。

這樣就從政治結構上解釋了為何本屆政府會推行一條綏靖主義退縮妥協路線,解釋了連續退讓了12步後,還執迷不悟,還要為世紀黑色暴亂花1,730萬元進行政治化妝、催眠市民了,請特區政府盡快澄清下列問題:

甚麼是開明派?有幾多位?其他不開明嗎?

甚麼是民主派?有幾多位?反中亂港政治勢力的議員和政黨代表是民主派嗎?其他人就不民主了嗎?就要黨同伐異了嗎?甚麼是第三路線?實質是甚麼?甚麼是第一及第二路線?各有多少位?

今天回頭看,難怪中央政府由上而下發出強烈而旗幟鮮明的治港政治要求和標準,香港必須確保和貫徹愛國者治港了。香港確實不能再亂下去了,甚麼開明派+民主派+第三路線組合只能亂港,不能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