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商界「義和團」鬧劇便宜了誰?

從河南女車主大鬧上海汽車展開始,至今10多天時間裏,特斯拉「煞車門」事件持續發酵。雙方各持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引發各路「吃瓜群眾」強勢圍觀。事件的是非曲直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旁觀者「迷」,不宜過早斷言。但值得擔憂的,是事件當中的輿論走勢。

官方媒體 顢頇霸道

真相尚不清楚,官方媒體已經迫不及待地發動了對特斯拉的圍剿,聲色俱厲地質問: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底氣?政法委官方微信號「長安劍」措詞強硬地批評:「不論是否妥協,特斯拉都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責任何在?擔當何在!」更重磅的是內地官網撰文《「特事」特辦,依法特辦「叫停」特斯拉已刻不容緩》,要求「在事故原因尚未查明之前,相關主管部門應責令特斯拉立即停產、停售整頓,以確保道路交通安全,進而消除社會公眾的恐慌」。

官媒甚至還搬出了領導人語錄「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來作為理論依據。豈不知這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既然依法營商,那麼孰是孰非,究竟是消費者胡攪蠻纏,還是特斯拉店大欺客,一切交給法律途徑解決可也。

特斯拉如果真沒問題,為何不能有不妥協的底氣?若確實存在問題,那便會因此失去消費者信任,為不妥協付出代價。一切都由市場來檢驗,由法律來裁斷。官網的文章,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既然「事故原因尚未查明」,憑甚麼就要令特斯拉停產停售呢?顢頇霸道至此,非蠢即壞。

由於特殊的權力光環加持,官媒的聲音具有極大殺傷力。特斯拉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在上海建設超級工廠,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特別是在中美交惡的大背景下,更顯得彌足珍貴。對待這樣的企業,尚且如此動粗,不問青紅皂白,進行輿論審判,動輒就要濫用私刑,趕盡殺絕,可想而知會對外企的投資信心產生何種影響。

正因為「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內資外資平等,國企民企平等,消費者與廠家商家平等。對於特斯拉與消費者的糾紛,理應依法秉公處理,何必要貼上外企標籤,鼓吹民粹,煽動民族主義,指摘特斯拉「吃中國人的飯,砸中國人的鍋」。這種「義和團」絕非愛國者,而是「愛國賊」。

其實,國企、民企,哪一家不是「吃中國人的飯」?沒有糾紛官司?獨獨放大特斯拉,未免有點「地頭蛇」的蠻橫了。鬧事的車主恐怕只敢「懟」特斯拉,如果遇到央企,敢這麼鬧嗎?恐怕早被以尋釁滋事的罪名拘捕了。

特斯拉進軍中國,秉持技術優勢帶來鯰魚效應,攪動了汽車產業格局,分食了大蛋糕。假借仇外排外,排擠特斯拉,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讓汽車行業重返低效內捲,到頭來利益受損的還是消費者,而偷笑的則是那些發「愛國財」的內企。或許到了那時,氣憤填膺的「義和團」們,才會發現自己被收割了智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