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住在不同社區的街坊向我反映,指區內一些民生問題沒有受到關注,矛頭直指現時的區議員不作為。俗套也說一句,「民生無小事」。即使香港經歷多少風波,但既有的社區問題不會憑空消失,還望在席位上的「議員」能夠多為居民福祉,紮紮實實地做好地區服務。
有些在兩年前勝出選舉而獲得區議會議席的人士,在履新前後也許會有一種不理性的錯覺,就是認為區議員的權力是無遠弗屆,甚至覺得政府官員應受命於區議會架構。當然,凡有以上錯覺皆是對區議會的職能認識不深所致,但當中的認知偏差,亦反映在他們所處理的地區事務上。
舉例來說,每當有警務人員應邀出席會議時,部分較激進的議員往往會對其作出嚴厲「訓斥」,儼如區議會就是警務處的上級部門。有時候,甚至要求警方交代許多不切實際的事情,使區議會淪為吸引政治眼球的場地。事實上,區議會只是地區諮詢架構下的其中一個組織,與政府部門存在相互合作關係,實在沒有任何需要在會議上如此惡言相向。
於上月,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向立法會提交《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草案》,要求現任及未來的區議員均需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特區政府。在反對派已撤出立法會的狀態下,預計條例草案將會在短期內,以極具效率的方式獲得通過。就此,一眾反對派區議員掀起去留問題的討論,最終部分區議員決定不作宣誓,黯然地選擇辭去原有的議席。由此,我不禁要問一句:「他們的初心究竟是甚麼?」參選區議會,最重要的目的無非只有一個,就是服務區內市民,將其有關地區的意見傳予政府部門。如今他們「拍拍屁股」就離去,是忘記初心,還是打從開始就認為區議會是他們的政治平台呢?眼看「時不我與」,就貿然丟下整個社區不顧而去。
中央對港機構最近亦發文,指有人把「《基本法》明文規定作為非政權性組織的區議會,變為煽動對抗、大搞政治操弄的高度政治化組織……變成宣揚港獨思想、進行顛覆活動的平台」。無疑,部分反對派人士紛紛請辭,顯然是被說中他們最原始的政治動機。
對於許多市民來說,地區事務存在實際工作及需要,理應一刻也不能耽誤。記得數月前,有位朋友指其居住地區出現鼠蹤,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拍下夜間出沒的老鼠,並透過通訊軟件傳予當區的區議員。然後,就真的沒有然後。雖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但驟覺新一屆區議會以來的地區服務整體質素下降,而議員在地區出現的次數亦不如往日,實在令人感到相當遺憾。
適逢現時多個地區諮詢組織的職能有所擴充,內裏成員不妨在社區中多走幾步,讓市民遇到問題時會想到他們亦可提供幫助。畢竟公共服務是一項潤物無聲的事業,也是一個社區的重要特徵。市民對於地區工作的質素是異常敏銳,今後我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讓香港每個社區都能重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