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醫院拓展智慧科技

【本報訊】智慧醫療科技成未來醫院發展重要一環,醫管局去年起首以3間公立醫院作為發展試點,包括天水圍醫院,將軍澳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其中,天水圍醫院將在下月中旬拓展智慧科技,應用在臨床樣本追蹤、手術室協調及手術患者家屬諮詢平台,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為病人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天水圍醫院早前引入幾組智慧機械人協助醫院運作。新界西聯網麻醉及手術室服務部顧問醫生林嘉雯透露,將在五月中旬在該院引入智慧手術室作為試點,涉及16個系統或裝置,首階段會先試用3個系統,包括射頻識別(RFID)臨床樣本追蹤系統、手術室協調中心及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技術,收集3個月數據後再考慮拓展其他系統。

服務快夾準 大減醫護工作量

林指,醫護人員上班期間需花大量時間處理非手術或護理工作,以在手術室中運送病人樣本為例,如病人手術中需要抽取樣本種菌或切片化驗,由抽取至運送到病理科實驗室,醫護人員需要多次致電來監察樣本有否安全送達,一般需時約20分鐘。新系統引入射頻技術,在病人樣本貼上可用智能裝置追蹤的標籤,護士便可以實時追蹤樣本運送的位置,亦可避免遺失樣本的情況。

手術室協調中心則可讓醫生透過應用程式,得知手術室準備的情況,減少額外等候時間。此外,疫情下公立醫院提高感染控制措施,一度停止探訪服務,天水圍醫院將引入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技術,讓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經他們同意授權後,其家屬可透過手機得知手術進度。

此外,將軍澳醫院早前將5G技術引入手術室,由去年啟用至今進行過4次外科手術。該院智慧醫院發展統籌司徒靈醫生指,兩次利用智能眼鏡進行外科大腸癌手術及膽囊切除手術;兩次利用HoloLens混合實境進行骨折手術及切除脂肪瘤手術。

醫管局將在下月3至4日在會展舉行研討大會,該會程序委員會主席陸志聰指,今年主題主要以醫療的可持續性、智慧醫院、新冠疫情及病人安全作為重點,參與人數由以往的2,000至3,000人,減少至不多於400人,以保持社交距離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