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減碳軟腳蟹

美國總統拜登於4月舉行全球氣候視像峰會,重申計劃2035年將發電領域的碳排放完全清零,讓美國經濟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轉向太陽能、風能以及其他技術,以達成「不晚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中國國家領導人則強調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美雙方提出時間表,令人鼓舞,期望中美能合作帶動全球解決氣候問題。2020年全球化石燃料與工廠的碳排放量約340億噸,比爾蓋茨曾說「碳不能歸零的話,人類所擁有的一切都歸零」。

台灣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台灣計劃到2025年碳減排20%,2030年減30%。他認為這個計劃已不易,若要2050年與國際接軌碳中和,恐怕不能達標,貽笑大方。現時世界上的碳中和推動,也是產業轉型,包括碳交易、碳增稅和碳權等。侯友宜認為台灣若不趕上,會面臨被世界邊緣化,甚至被淘汰。

美國高呼2030年碳排減50%至52%,歐盟55%,日本46%,台灣卻停在30%。侯友宜建議政府相關工作應先行,令企業能有方向和時間表循序漸進,應付變遷。他呼籲政府要趕快提出方法,一起減碳,脫離「碳鎖台灣」困境。他承諾2023年新北市會成零煤城市,會要求企業燃煤鍋爐退場,接着是汽電共生的發展廠不准燒煤。他再三強調台灣政府須盡快提出零碳路徑規劃,讓地方配合,加速車輛電動化和加強節能。

而大陸除了訂下2060年「碳中和」目標,已推出碳市場,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於今年年中正式啟動全球最大的碳市場。政府會根據減排目標,向企業主體分配碳排放權,企業拿到碳排放權以後,通過減排或交易方式完成政府限額要求。大陸更進一步推行碳稅,碳稅是指針對二氧化碳排放的稅。看來,大陸已全面準備好處理碳排放問題。

香港又如何?碳排放的宣傳和討論不多,更遑論市民參與。最新的討論是去年施政報告指,過去10年撥款470億元,推動各項再生能源措施,推廣電動車船、引入創新轉廢為能、轉廢為材設施,以減廢、減碳。按「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30+」,香港現正邁向相比2005年基準年減65%至70%碳強度的2030年目標,爭取2050年前碳中和。2021年會訂下探索不同零碳能源和減碳技術,提高建築物能源效益,綠色運輸和綠色金融等。但這些建議並不新鮮,不少國家已應用多年,巴黎氣候協議監察計劃評香港減碳成績是C,香港現時人均碳排放5.4噸,2030年要達3.3-3.8噸並不容易。綠色加碳減排,可帶來新的工作崗位及推動另類經濟發展,但政府對碳減排懶懶閒,比台灣新北市更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