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弔詭的能源

美國早前宣布4月下旬舉行全球氣候峰會,已邀請多名國家領導人以視像形式進行,商討有關氣候變化等議題,是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舉行前,具有影響力的會議。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日前訪問上海後,美中兩國發表聯合聲明,稱在應對氣候危機問題上,中美兩國致力於相互合作。

兩個事件點出了「明」的一面:大家客客氣氣,大家都認同需要合作。但不少經濟分析家以至碳排放問題研究學者認為不是這麼的簡單。氣候問題是牽涉到碳排放問題,碳排放問題則牽涉到能源問題,而能源掌控卻是全球話語權的掌控。

1709年,英國金屬匠發明了煤炭煉鐵的技巧,人類就由薪柴時代進入煤炭時代,亦令英國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表表者。1859年,美國在賓夕凡尼亞州發現石油,經一百年輾轉發展成石油時代,而石油工業令美國成為世界最強的經濟國家,並掌控石油美元體系,在全球掌控了最大話語權。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驅使,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會令石油時代轉向再生能源時代。

「碳中和」發起者是歐盟,2019年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公布歐洲綠色新政策,提出到2050年歐洲要成為全球首個碳中和地區。美國比較複雜,民主、共和兩黨對減排立場迥異,2016年奧巴馬政府簽署《巴黎協定》,2017年特朗普政府提出退出協定,2021年拜登上台後宣布重新加入,並且提出「公平的清潔能源未來」願景計劃,2035年前將發電領域的碳排放完全清零,並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轉向太陽能和風能,以達致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美國在碳排政策上反覆,但在能源技術創新上仍有優勢。另外,歐亞集團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在許多清潔能源技術居於領先,包括電池、太陽能和風能。而北京承諾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國家領導人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中宣布,力爭2060年前中國實現碳中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氣候變化很可能會形成新的國際衝突場所,而美國再生能源的發展大幅落後於中國。中國擁有佔全球三分之一再生能源專利,亦是太陽能板、風力發電機和電動車的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美國再不追趕,會減少全球影響力。

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看似中性議題,暗裏卻又是利益和話語權的鬥爭。美國經常以本國利益先行,4月的全球氣候峰會搶先在聯合國11月的會議前舉行,就是要做「龍頭大佬」。拜登說全球氣候問題可以跟中國合作,但期望美國轉性,是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