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億元滅鼠欠成效 職能架構須檢討

本港鼠患問題嚴重,不僅造成環境滋擾,更有機會傳播多種嚴重疾病,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自2018年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後,截至去年12月,已累計錄得15宗確診個案。如今港人對抗新冠肺炎已陷入疲憊狀態,食環署在滅鼠工作又成效不彰,去年兩個東九龍區街市更先後被揭老鼠「圍噬豬殼」的情況,令人擔心最終會「雙疫」夾擊社區,令市民苦不堪言。

現時,全港公眾地方的防鼠及滅鼠工作由食環署轄下的防治蟲鼠隊負責。防治蟲鼠隊的主要工作包括進行鼠患參考指數調查、巡查有潛在鼠患問題的地方,以及採取適當防治措施。儘管政府一直強調滅鼠上做了好多工作,投放大量資源,但均未能對症下藥,2019年鼠患參考指數更高達4.2%,是自2009年以來最高。為防治鼠患引入的新科技滅鼠,包括氣壓滅鼠器、夜視攝錄機及熱能影像攝錄機等,未能提高滅鼠成效。據悉,港府去年用於滅鼠款項涉及2.5億元,惟連同死鼠屍體,僅捕獲約6萬隻老鼠,估計每隻老鼠涉及開支超過4,000港元,效益不大。2021至22年度食環署再斥資約2.5億元滅鼠,市民憂慮仍會是成效不彰。

由於署方未能做好防治鼠患的工作,以致鼠患不但無改善,更愈來愈差。社區經常見到私人大廈後巷及附近街道的衞生情況欠佳,老鼠不僅在街市、後巷及街道等地方出沒,甚至入侵民居覓食。筆者落區時曾目擊有老鼠跳入垃圾桶,吃飽後咬破垃圾袋,由垃圾桶的底部逃之夭夭,可見現時垃圾桶的設計未盡完善,變相「養肥老鼠」。筆者亦收到市民求助指,老鼠不但在屋邨橫行,更走入屋內「搵食」,有市民屋內的一塊粘鼠板竟然捕捉到6隻老鼠。更有居民稱見到屋邨內的「老鼠大過貓」,令住戶人心惶惶。

筆者及所屬政黨的黨友多番嘗試與食環署交涉不果,情況都未能得到有效改善,食環署實在難辭其咎。難怪申訴專員決定展開主動調查,審研食環署執行防治鼠患工作的成效。

要解決上述問題,政府需作出一系列的改善措施。據報,現時負責防治蟲鼠的衞生督察2至3年便調職,滅鼠未必到位。政府須全面檢討食環署防治蟲鼠的職能和架構。由於外判商防治鼠患的技術水平不一,港府對業界欠缺支援,亦應增撥資源協助從業員提高技術水平。

各自為政 互相推諉

此外,政府長期存在不同部門劃地為界、各自為政、互相推諉的問題。滅鼠工作不應分地界,一定要跨部門合作,且不管具體負責的是哪一個部門,食環署都有監督的職責。因此,當局應加強地區層面的跨部門協作及進行聯合行動,以改善環境衞生;食環署亦應不斷研究採用新的滅鼠科技,提高滅鼠工作的成效。

本港作為國際都市,不應被老鼠圍城而破壞美譽。食環署應有承擔,不可再「佛系滅鼠」。當然,保持環境清潔才是治標方法,政府要勤清理街道,改善社區的衞生問題,才能杜絕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