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殖民歷史名稱 保留變更亦可

於上周,我曾寫過香港紀律部隊引入「中式步操」,是一種體現包容及自信的做法。近日,我亦與友人談及類似的問題,就是當局應否更改殖民時代所留下來的地方名稱,以讓本地市民在文化上更好地融入國家體制。事實上,保留還是變更只是外面一層的措施,真正的深層還得看人心有否回歸,否則再多表面的變化,終究也是徒然。

環觀香港周遭,具殖民特色的街道或地方名字,幾乎可說俯拾皆是。大至交通幹道如皇后大道東、英皇道、干諾道西、彌敦道、夏慤道等,小至地區公園如歌和老街公園、愛秩序灣公園等,又或公營設施如瑪嘉烈醫院、麥理浩夫人度假村等,均可見到過去王室成員、總督、官員或歐美地方所借用過來的名字。有的歷史可追溯至100多年前,有的只有數十年的光景,但已成為香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的確,許多上述具殖民特色的名字,其實已脫離引伸至原有人物或地方的意義,對大部分人來說,基本上是「對不上號」。例如,「維多利亞港」取名自19世紀的維多利亞女王,但若然不是刻意提起,也不會聯想到當年大英帝國的君主。況且,維港已成為舉世聞名的地標名稱,市民大多只會記得海港兩岸的風光,而不會是100多年前所發生的人和事。

又例如,「康樂廣場」亦是取名自100多年前王室成員的名字,估計也算得上本地事物中的「冷知識」。至於北角英皇道,顧名已能思義,但幹道兩旁是許多內地僑民鄉親的聚居處,連帶在當區形成濃厚的中國氛圍,尤其是在節慶時候。如此看來,「英皇」二字已成普通的街道名稱,在許多人心中已泛不起半點波瀾。

由此,各種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名字,其實是香港本地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將其予以保留根本扯不上甚麼「戀殖」的意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市民與既有街道或地方的名字已共處多年,貿然更改其慣常的稱號,有機會是一種相當擾民的做法,真的不能隨意苟同實行相關的變更。

前陣子,美國非裔人權運動「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浪潮傳至英國,卻成為群眾不理性拉倒歷史雕像的導火線。就如17世紀慈善家科斯頓因為參與過奴隸販賣,被當今的英國人將其雕像棄置河中;又如二戰首相邱吉爾,更被冠以「種族主義者」的稱號,其雕像遭塗鴉污損。

真正深入認識歷史

當然,我們是需要檢視過去的歷史,但不應以如此反智激進的方法來進行。歷史的評價工作是複雜而立體,不是單純以「好」或「壞」,就能對所有過去的人和事蓋棺論定。不能否認,香港有些街道的名字取自於歷史上名聲不佳的管治者,當然可以考慮逐步將之除名,但最終還是需要充分的考證作為基礎,並配以社會共識才能成事。說到底,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需要的是包容及自信。街道、公園或設施的名字再變也好,亦只是表面的文字工夫,要真正深入認識歷史,才能不致迷失身份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