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台毒食品殺到 港須嚴查嚴防

隨着早前中國大陸禁止台灣鳳梨入口,不少香港商店順水推舟,增加購入台灣鳳梨,推銷成「黃色食品」。然而,香港市民若只因顏色而擇食,無視台灣食品的健康風險,尤其是香港作為台灣豬肉及產品最大出口地,媒體市民卻一直未有關注,令人擔心。

台灣地區的民進黨政府不但親美,而且可謂是媚美,竟罔顧民眾健康,進口含有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簡稱萊豬),此舉在當地掀起反萊豬政治風暴。萊克多巴胺(簡稱萊劑)是瘦肉精其中一種。瘦肉精原本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但自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企業發現將正常劑量提高5至10倍,可加快動物脂肪分解及蛋白質合成後,其就被用來促進牲畜肌肉生長。

由於萊劑容易通過飼料在動物內臟和肌肉中殘留,一般烹飪無法將其破壞,因此萊劑被人食用後可積聚體內。長期食用低劑量的瘦肉精可導致慢性中毒,而短期內使用更高劑量者則可致急性中毒。研究發現,萊劑可能因β-腎上腺受體激動劑引起兒茶酚胺釋放而導致心臟細胞損傷及壞死,導致心動加速、心率失常、人體代謝失常、肌肉疼痛及顫抖等症狀,也可誘發染色體畸變而患癌。對於患高血壓、青光眼、糖尿病、前列腺肥大人士、兒童及長者,萊劑可能令病情惡化甚至死亡。

豬肉製品 大量流入

食安中心雖聲稱從未入口台灣新鮮、冰鮮或冷藏豬肉,但根據政府統計處貿易統計資料,香港曾入口上述肉類。在2020年,香港從台灣地區進口225隻活豬及1,670噸各類豬肉及製品。然而台灣農委會資料卻顯示,台灣於2020年對香港出口2,018噸豬類製品,其中包括1,919噸調製肉、36噸肉罐頭、7噸冷凍肉及57噸活豬。可見每年有大量台灣豬肉以生肉、火腿腸、貢丸、豬肉乾、肉鬆等形式流入香港。科學家面對萊劑等瘦肉精對人體有害,已開發多種檢測技術,避免檢測時出現漏網之魚。歐盟、日本、中國等地,除了早已禁止在畜牧養殖中使用包括萊劑在內的瘦肉精,亦同時禁止含萊劑肉類進口。反而民進黨政府一意孤行輸入「萊豬」是赤裸裸的政治凌駕民生,也難怪激起民眾怒火。雖然香港《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嚴禁一切含有鹽酸克崙特羅或沙丁胺醇的肉類進口,但對於萊劑僅限定最高殘餘量,令人擔憂本地食安檢測未能達到國際更高水準,可能令台灣「萊豬」有機可乘。正如台中市衞生局長曾言,只有像日、韓這些弱勢國家才進口含萊劑肉類,若特區政府仍後知後覺,將來若出現市民進食台灣食品中毒個案,豈非自甘作孽?

台灣食安問題一直令人擔憂,筆者擔心台灣會以「萊豬」加工食品傾銷香港,危害消費者健康。台灣走私豬肉至香港及中國早有前科,上海更於去年截獲接近200噸台灣走私豬肉並驗出萊劑。而香港食安中心也曾多次從台進口蔬果中驗出農藥殘餘、金屬雜質及致病物質超標;加上日本近期銷毀台灣農藥超標的香蕉、大陸食安部門多次在台灣鳳梨驗出介殼蟲、新加坡揭發台灣出口黑心鳳梨到當地等等。因此,香港必須更嚴格檢驗台灣輸入的食品,避免「台毒」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