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租800房作過渡屋 賓館業憂難分杯羹

政府計劃資助非政府機構(NGO)租用酒店及賓館房間作過渡性房屋,當局最快本月內向旅舍界和NGO代表召開簡介會。目前計劃預算租用800間房,不過旅舍界估計可提供的房間多達逾3,000間,料屆時競爭激烈。惟有賓館代表批評政府計劃有欠周詳,不應將酒店及賓館劃一處理,擔心NGO傾向選擇發展空間較大的酒店合作,令有意參加計劃的賓館最終無人問津。另有NGO代表明言對房間大小及租金方面安排仍未釐清,希望當局盡快交代。

旅舍界可供多達3000房間

香港旅舍業商會主席連思杰指出,業界在疫情下苦無生意,出現空房處處情況。他估計業界就計劃可提供的房間多達3,000間以上,直言業界對於接待住客已經萬事俱備,但礙於目前計劃執行細節未明,如不同房型房價亦未有共識,坦言對計劃運作及客流都不感樂觀,擔心計劃最終「雷聲大、雨點小」,令本已經營困難的業界再度失望。

香港旅遊業賓館聯會主席劉功成認為計劃難以執行,直斥政府將酒店及賓館「一視同仁」處理,反映當局考慮不周,只因賓館普遍面積較酒店細,可供改動的空間因而較少,「酒店大多呈多層設計,大可以劃出一層作共享空間予住客煮食及洗衣;而賓館冇咁多空間,就算劏房的空間及設備都隨時多過賓館!」劉認為,此情況下難保NGO傾向與發展彈性較大的酒店合作,而令賓館備受「冷落」。他建議政府為酒店及賓館作不同安排,或考慮改以經濟資助,直接協助業界渡難關。

陳立銘:租金包水電最理想

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對計劃下房間要求及租金安排存有疑慮,認為計劃實行起來絕不容易。他指入住過渡屋的大多是家庭戶,他們入住上述酒店賓館房間時定會帶上大批家當及家具,憂心房間太細而難以滿足其居住需要。不過蔡又指,基於此等「過渡酒店/賓館」環境企理,可短時間內安排入住,所以「有房都盡量去用」,相信尚需與政府持續討論執行細節。

運輸及房屋局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項目總監陳立銘向本報透露,計劃初步不打算設下「最小房間面積」的申請規定,以免令申請人卻步,「不同NGO有不同服務對象,可能細細間都啱住」。他得悉外界對水電費的關注,個人認為日後租金包水電的做法最為理想,不過礙於環境限制可能未必「間間都裝到獨立錶去計算費用」,所以不想一刀切規定要包水電,建議由旅舍與NGO商議作彈性處理。記者林希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