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發展良機

朋友細看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感覺到中國今次不會再如2008年那樣出力挽救歐美的經濟,理由是中國似乎不再大大擴張需求,擴大貨幣供應量,一如歐美用量化寬鬆救它們衰敗的經濟。

2008年是金融危機,泡沫穿破,歐美不是進行調整,而是全力擴張,來把調整的時間拖延。但是,當年歐美需要中國同步擴張貨幣,維持市場信心,尤其是用中國擴張的貨幣和需求拉動歐美經濟的增長,不至形成大衰退式的惡性循環。中國順從,結果救了歐美,反而自身出現泡沫,積累至2015年出現危機。

今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打擊,是使歐美自金融海嘯以來還未完全調整經濟困難再受重挫,這是實質供應與需求都萎縮,結構上的後遺症嚴重。惟歐美也是用同一板斧,增強貨幣供應來應對。可惜上次是金融泡沫穿破,用增發貨幣可填虧空,今次是實體經濟重挫,多發的貨幣轉向金融市場,不救實體經濟,危機難以解決。美國國債利率急升、美元貶值都是危險的信號。中國不再用寬鬆貨幣政策來配合。

美元氾濫,縱使股市等投機市場價格還在飛升,這純粹是多投的貨幣虛象,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持,難以持久。若泡沫穿破,貨幣擴張的政策便無能為力。Great Recession始終要變成Great Depression的大蕭條,受打擊的便是歐美,一如上世紀30年代那樣。今次日本也難像上次那樣不受其害,理由是今次日本已全然陷入美元體制之內,沒法逃脫。得益的是與美國體制有所隔離的中國和俄羅斯。

金融海嘯後中國貨幣的擴張,使中國可擴大海外投資進佔海外,但同時在內地製造出泡沫式的金融隱患。中國金融也與美國等體系諸多纏結,很多地方實際受制於人,股權在外。近年美國帶頭制裁中國,中國便腹背受敵,陷入困境。

近幾年中國已經提去槓桿化,但反對者眾,螞蟻集團上市一事更凸顯中國金融監管不力。在P2P和網貸平台連續出事,華信、海航等崩潰之後,還讓高槓桿化的融資投機活動出現,衝擊實體經濟的金融體系,危機重重。正可能危機顯現,中國政府便被迫痛下決心,一是禁制槓桿化的企業膨脹,抑制內外勾結的投機;二是在疫情改善後收縮已擴的銀根。不參與歐美日的貨幣擴張遊戲,守着國內金融體制的大門,便可坐看歐美日的金融危機的演變惡化。專心建設國內,把過往濫投海外的投資改為精準投資,這正好把疫情這個發展良機伸延轉化為中國發展更大的黃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