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推出首份《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定下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又預計在2025年,大幅增加充電設施至15.5萬個。然而,有業界人士批評政府措施含糊,憂慮充電數量未能達標,又指新措施大幅依賴私人企業,但現實上面對很多掣肘。
為了實現2050年前車輛零排放,以實現本港達至碳中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除了訂下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包括混合動力車,為加強市民使用電動車,在《路線圖》下會大大提升現時充電設備,預計在2025年由政府與私營機構提供的公共充電設施則由現時的3,351個增至5,000個,私人充電設施會增至15萬個,並研究新建樓宇必須配備充電基建。
為了讓充電服務市場化,政府停車場會由現時免費充電,改至於2025年開始徵收充電費,並研究在5至10年間,展開把加油站與加氣站轉型至充電站,但未有公布具體細節。政府又會在明年試驗電動雙層巴士,亦會在2023年測試電動小巴。電池回收方面,政府會爭取在未來數年立法就電動車退役電池推行生產者責任計劃。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路線圖》措施含糊,未有實際細節,如快速充電站數量,電動私家車增長幅度等,他建議政府應如國內設定硬指標,否則在現時《路線圖》下,充電設施數量如未能夠在4年內達標,憂慮最終打壓汽車增長。有電動車車主指,《路線圖》下,充電設施大多來自私人市場,惟未有實際法例管理下,會依賴如私人企業、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