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還看今朝:光榮歷史

兩年前的初夏,一則毫不起眼的國際新聞,觸動了一些來自中東地區穆斯林教徒的敏感神經。那天在紐約大都會看守所內,巴基斯坦裔的生物工程師「艾凡」,和牙買加老教授「積克」熱烈地談論着這事。中東的事太複雜了,多的是族裔和宗教派系之爭,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及伊斯蘭教內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矛盾,沒完沒了的吵下去。

艾凡在旁解釋:「『汗阿赫瑪』是中東西岸耶路撒冷省地區的一個巴勒斯坦村莊,有200名貝多因族的阿拉伯人,包括90多名兒童在帳篷和小屋中生活着,也有一所學校教育着附近地區的150名小童,這個在耶路撒冷東邊的地方也是以色列人管轄和定居的據點。五月(2018年),以色列高等法院裁定以色列管治者可以拆毀學校及驅逐貝多因族阿拉伯居民離開那地方。聯合國、國際刑事法院、歐洲議會和國際特赦組織馬上譴責,謂拆除該村莊和學校將違反國際法,《日內瓦第四公約》和可作構成戰爭罪行!語氣之重少有見到!以色列隨即押後有關遷拆,待2019年選舉後由新政府再決定。」

積克搶着說:「那塊土地上,滿是歐洲殖民統治者的手印,他們在沙地上隨意根據各自的利益劃下界線。1916年,一次世界大戰的中途,歐洲殖民大國也忙於為着自己的利益來分解中東鄂圖曼帝國的國土,其中一個重大的決定是由英國貴族議員軍官『賽克斯』(Sykes)和法國外交官『皮科特』(Picot)私下商議的。他們倆對着中東偌大地圖,拿着鋼筆直尺,討論着怎樣劃分未來『國家』的界線。你不覺得奇怪的嗎?為甚麼現在中東那些國家的邊界是那麼『人工』的直,敍利亞的、伊拉克的、約旦的,甚至埃及、利比亞、蘇丹的,都是直線的劃分!界線劃定了,賽克斯和皮科特草擬協議:法蘭西帝國拿下今天的黎巴嫩,包括敍利亞和伊拉克北部以北的土地,大英帝國則佔據南部領土:約旦和伊拉克。巴勒斯坦的聖地則與俄羅斯帝國一起聯合『保護』。」

艾凡接着說:「1917年,俄羅斯正值十月革命,大量猶太人逃難湧到英國去。這年年底,英內閣發表《巴爾福宣言》,宣布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民族的國家』,之後這宣言更被納入《巴勒斯坦授權》。全世界的猶太人都陸續的遷移到巴勒斯坦地區,而該地區上居住的都是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之後的幾十年,多方面的角力鬥爭異常的複雜和弔詭,說之不盡,也弄不清楚其中的細節。二次大戰結束後,勝利諸強組成了聯合國,最後決議在巴勒斯坦國內那塊土地上建立以色列國,更承認以色列為聯合國成員,巴勒斯坦反對無效,只能當聯合國的觀察員!英帝國這些自相矛盾的諾言和行徑就是在那地上兩個截然不同的民族宗教團體之間的僵局和日後無數衝突的核心:猶太復國主義者和阿拉伯人,後來改名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英國對雙邊的模棱兩可,和相互衝突的承諾不斷的激發起民族主義的怨恨。雙方都認為這地是他們理所當然擁有的國土,因為這是英國同時向他們雙方都承諾的!」

積克教授感慨的說:「現在出現的問題種種,都是這一段完全不光榮的殖民歷史的後遺症。歐洲帝國的殖民企業不但是一塌糊塗,更是遺臭萬年,外來驕傲的統治者對該地區眾多古老的文化、社會、民族、宗教、恐懼和仇恨都漠視和毫不着意,眼裏只有自己的利益。他們很快就被洶湧對抗的民情和恐怖主義所淹沒,包括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永無休止的衝突戰爭。」

歐洲殖民者走了,留下了一連串持續到今天的暴力痕迹。當年英、法人用鋼筆在地圖上劃的界線,今天中東的人民正在用他們的鮮血在沙土上把它塗洗掉。殖民統治者當日種下惡果,今天來說公義?!

何志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