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公開講座完結之後,筆者與聽眾茶敍,講座內容跟政治無涉,但閒聊間,聽眾們不期然又扯到支持「黃絲」、「藍絲」的話題上,氣氛一時繃緊。一位年輕人突然冒出一句,說:「老師,我不明白香港人為甚麼這般熱衷談論政治,難道就不能談別的嗎?」
小伙子的問題一下子把我扯回少年、青年時代,我想告訴這孩子,香港人以前根本不喜歡談論政治,更甭說為此而爭。筆者初中時期,同學間、社會上爭論頗多的,是你更喜歡譚詠麟抑或張國榮,比我後一輩的,則是四大天王的粉絲在互爭長短。我的表妹更瘋狂,每日放學,連校服也來不及更換,就聯群結隊湧上廣播道追星,但這一隊夥伴跟另一隊追的明星不同,彼此不時又會展開「牙骹戰」。
社會上為某事而爭,不一定是壞事,爭就代表你重視其事。昔日咱們為擁護明星而爭,結果為香港的娛樂事業爭出個天地,粵語流行曲橫掃大江南北,獅山腳下,更被譽為東方荷里活。
到了青年時代,我身邊的朋友已經很少為追星之事而爭吵,轉而談論在香港投資,是買房子還是買股票好,如果買股票,則是哪一隻地產股更加前景走俏。友僚間相聚,各陳己見,彼此是其所非,而又非其所是。香港人為此而吵,意義亦大,吵出個國際金融中心,這裏的地產行業,也是世界上最興旺的。
點檢下來,香港人過去所爭者,都有價值,我們基本上就是最擅長搞娛樂、金融、地產的生物,今日的資財,大多也是憑此而累積下來。然而,香港人卻從來不善於講政治,近年卻捨長取短,一個一個政治家「上身」,到頭來,把大好的地方弄成甚麼光景,可謂有目共睹。所以,我勸香港人還是回到過去,少談政治,多發揮「本行」才是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