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逾年,要離婚亦大受拖延!今日是三八婦女節,有關注婦女權益的團體早前訪問13位離婚婦女,當中有10人表示受疫情影響而阻延離婚程序,當中更有7人指離婚計劃因而滯後超過一年,造成精神及財政壓力。團體認為,女性作為家庭照顧者在疫情下計劃離婚分外困難,法庭事務及獲取法律諮詢影響尤其明顯,建議家事法庭可廣泛應用遙距聆訊,以加快審議積累的有關離婚事宜案件;並以電話短訊等數碼化方式,通知當事人聆訊改期時間等。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在今年1月26日至2月11日期間,訪問13位有意及正處理離婚的女性,當中9人處於分居及剛開展程序的階段,一位幾乎完成程序,其餘3位則正處理撫養權財產分配問題。調查發現,30%受訪者認為疫情下離婚,最大困難是「家事法庭安排經常轉變」,導致精神壓力大,甚至有婦女按時抵達法庭門口,才得悉聆訊改期,大感沮喪。另外,有受訪者指約見諮詢離婚相關的機構時,等候時間有時要延長兩至3周,同時缺乏足夠指引填寫離婚表格。
協會指出,由於大多個案均是家庭主婦或兼職人士,沒有穩定收入,部分在上庭前,亦要預先安排人手照顧小孩,以及更改工作時間等;若公共服務缺乏彈性,將令她們難以安排時間辦理離婚程序,甚至要特地請假處理,不但為收入不高人士帶來額外財政負擔,亦會打亂她們的生活計劃。
由2018年開始辦理離婚的Phoebe,原本從事兼職零售行業,因疫情關係工時及薪金均下調。她原定去年2月獲排期開庭處理財產分配問題,但因疫下法庭要不斷延期,最終耗時整整一年仍無法處理,導致未解決分配問題前,法律費用便已耗光其個人積蓄。她指,早前申請的臨時贍養費,需重新排期,現時仍未完成,而法律援助服務亦因疫情受阻,不但精神壓力加劇,亦對此感到困擾及孤單,甚至出現失眠。
司法部門雖於去年4月推出遙距網上聆訊,但所有受訪婦女均表示不知道有關安排。香港婦女中心協會總幹事廖珮珊建議,家事法庭應更廣泛應用遙距聆訊,長遠而言可提升其運作效率;以電話短訊等方式通知當事人聆訊改期;以視像形式提供免費法律諮詢,並協助社福界及法律界提升有關視像會面設備,以保障市民獲取法律諮詢的基本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