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最新失業率已衝破7%,面對大批勞動人口陷入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困境,政府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僅建議設立失業貸款計劃,由政府擔保失業人士貸款,上限8萬元。學者批評有關方案是「最差的選擇」,政府將社會保障不足問題推卸予市民,又擔心失業人士最終或無力償還貸款,將面對被銀行追數及破產的可能。另有扶貧委員會委員亦批評方案,稱寧願呼籲失業人士申請綜援。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昨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失業人士借貸要面對不少風險,引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前曾指,預計壞帳率可能高達25%,即約四分之一參與計劃者或最終無力償還貸款,將面對被銀行追數及破產的可能。
歐陽形容自己得悉政府方案時「感到錯愕及失望」,批評政府並無為失業人士提供最好及最有保障的政策,反而提供了最差的選擇,認為政府將社會保障不足問題變成個人債務問題,將責任推卸給20多萬名失業市民。他強調,當局以個人債務、透支未來的方法,處理失業人士「開飯」的問題,並不是保障失業人士的有效措施。
他又認為,當局早前放寬失業綜援資產限額,及調低在職家庭津貼的工時要求作用輕微,強調絕大多數失業人士均沒有申請或不合資格申請,其中失業綜援只能覆蓋約7.7%的失業人士。他指,兩個制度性質並非於短期內維持失業人士購買力,加上申請需要審查及有行政問題,有關安全網只能保障身陷貧窮的失業及就業不足家庭。
對於政府指已向失業市民提供足夠支援措施,歐陽形容只是「得啖笑」,認為以政府能力可以做得更多。他又強調,財政儲備本身就是用作應對危機,故在經濟衰退時使用公共資源保障市民生計,絕對是用得其所。
此外,扶貧委員會委員鄧家彪亦批評政府將責任及風險轉嫁予失業人士,認為當局在推出計劃前已預計或有四分之一人無力還債,反問是否變相鼓勵多達數萬市民申請破產?稱寧願呼籲有需要街坊申請綜援。他又批評,現時勞工及福利局猶如將援助失業人士的責任推卸予財庫局,又批評失業綜援目前仍然以家庭為單位,令有需要人士無法申請,政府亦無向就業不足或被停薪留職的市民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