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山札記:屋變質變?

立法會秘書處最近公布了一份「自置居所對香港社會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簡報,內容主要是97回歸後的自置居所情況。

研究簡報指出了幾個重要數據:(1)回歸以來,租和買屋住戶的數目變化;(2)租和買屋住戶的背景變化;(3)買賣住宅的資金來源;(4)物業與貧富的關係。以上幾點都值得大家深入分析和留意,筆者分日與讀者談談。

一、回歸20多年來,香港建屋數目有很大變化。1997年至2004年,年均有6.2萬個新單位,新增自置居所戶數是26.4萬戶,新增自置居所比例是54.3%。2005年至2011年,年均是2.6萬個新單位,新增自置居所戶數是9.4萬戶,比例是53.3%。2012年至2019年,年均是2.9萬個新單位,新增自置居所是4.5萬戶,比例是49.8%。自置居所實數和比例都大幅下降。

不少社會學家的研究指出,自置居所比例高的社會,基本上會是一個以中產和知識分子為主的社會,因為收入穩定,有自置物業,社會也會相對穩定;其次是居所屬於自己的,居住時間比較長,會對大廈、屋苑和社區設施關心度高,令屋苑和社區保持高水平管理。

現時不少富裕的經濟體系,自置居所比例約是六成,歐盟是69%,美國是63%。在亞洲,南韓是59%,日本是61%,台灣是85%,新加坡是90%,香港是51%。香港是富裕城市,人均生產總值近5萬美元,但自置居所比例卻嚴重偏低,這是放棄了一個可以穩定社會的因素。

二、回歸後這20多年來,自置居所住戶的類別,也有很大的變化。35歲以下業主由22.1%減至7.6%,60歲以上業主由21.4%升至41.2%,退休人士業主由16.5%升至29.5%,曾接受高等教育人士業主則由20%升至37.8%,而業主戶平均收入由2.2萬元升至3.5萬元。

這些數字反映了自置居所的階層,由年輕人(35歲以下)大量移向長者和退休人士。當年尚能有22.1%年輕人有能力置業,現在是下降了六成。而當年中年置業的,現在已是長者或退休人士,加上曾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這些群組則是倍增。

數據顯示香港年輕人的置業能力急劇下降,這就難怪近年有不少年輕人大呻居住難,也難怪有年輕人認為努力有何用?努力之後,連買一個基本居所也無能為力,這也反映20多年來薪金的增長遠遠低於物業價格的增長,令打工仔望樓興嘆,也令年輕人對社會失望!(明日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