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例迄檢控509個案 種類廣泛

【本報訊】經修訂的《商品說明條例》自2013年實施至今年一月底,海關已錄得509宗成功檢控有關商戶的個案,案件種類非常廣泛,由冒牌的商品及食品、標示虛假產地或來源地的產品、附有虛假證書的古錢幣,甚至可影響市民性命安全的違規防疫物資如口罩及消毒酒精等,皆是海關的執法範圍。海關去年接獲142宗《商品說明條例》個案,較前年的148宗微跌;而成功檢控的個案有上升,由前年的60宗,增加至去年的74宗,上升約23%。

商品說明調查科總貿易管制主任佘慧嫺表示,海關十分重視對於其他商品的監察,她舉例,海關於2018年12月接獲了一宗涉及古錢幣舉報,指一名市民在網上拍賣行以逾4,000元購買了一個古錢幣,但懷疑其商品說明與實際不符,海關經調查後,證實該古錢幣的認證為虛構的,並檢控了售賣該錢幣予拍賣行的錢幣商人。該商人後來被法庭定罪,判監3個月,緩刑一年,而拍賣行及其兩名董事亦被罰款共兩萬元。該商人及拍賣行另須賠償合共5,060元予受害人。

守護者行動把關防疫物資

佘又舉例指,去年一月曾有市民向海關舉報,指看到市面上有口罩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標示在「未來」,明顯與實際生產日期不符,她與同事用了數個月時間搜集相關的證據,諮詢律政司意見後終作出檢控。

她指,去年本港防疫物資一度短缺,有不法商人伺機把有問題商品,魚目混珠推出市場,海關展開「守護者行動」,確保防疫產品符合法例要求。海關共發現39宗個案並拘90人,其中25宗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14宗涉違反《消費品安全條例》,行動中檢獲一批有問題商品,包括656萬個外科口罩、317支消毒酒精,以及23支生理鹽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