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強制安心出行 有蜀道之難麼

之前曾經撰文關於「安心出行」,希望政府能認真推動全民使用應用程式,以作為追蹤感染患者的重要手段。可惜,當局仍停留於自願性參與的思維,致使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低下」,反映有必要局部地引入強制措施,使到程式真正成為市民「安心出行」的工具。

衞生部門於上周曾表示,目前未有成功透過「安心出行」追蹤到確診的個案,而只有少於20名確診者有安裝及使用應用程式。衞生部門補充,大部分確診者只是安裝程式,但卻沒有恒常地記錄出行的狀況。事實上,當周遭的人士皆沒有使用「安心出行」時,有意願記錄的人士可能礙於環境壓力亦會擱置使用,故當局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加強應用程式的效率。

經過數月以來的推行,當局才於前陣子向自家的公務員發出指引,「強烈建議」各職系的員工使用應用程式,實在令人費解。作為公務員,理應是社會各界應對政府政策的榜樣。若然連身在政府的公務員亦不積極使用應用程式的話,又如何鼓勵社會大眾接受相關的政策呢?在「律己以嚴」的原則下,公務員部門是否應該考慮將使用「安心出行」一事納為團隊紀律的一部分?

防疫難關 不能鬆懈

我們亦留意到,政府規定所有政府員工及市民進出政府大樓及辦公室前,皆需使用「安心出行」進行記錄,但卻定於3月1日才全面落實。當然,許多社會政策皆不能「一刀切」,但在防疫的難關面前實在不能有所鬆懈。在不少市民眼中看來,政府至少應將界線推早至農曆新年假期後復工的時段,讓大部分僱員利用假期的時間熟習程式,亦能反映當局辦事的效率及決心。

另外,政府將決定所有食肆均需要求顧客使用「安心出行」,或需保留其進入處所範圍的紀錄,但有餐飲業代表卻擔心會增加前線員工與食客之間的衝突。不過,回顧當局針對食肆的防疫政策,包括口罩令、限桌令、限堂食令等,相信「安心出行」不會是最難處理的措施。每當新的限令出台時,大部分市民均會依例習慣跟從,亦甚少會有難為店員的舉動,故實在不需過分揣測市民對「安心出行」的反應。

至於政府在執法方面,即可運用過往多種限令的經驗,於政策初期以勸喻方式讓食肆熟習規例,隨後亦可利用隨機巡查的方式進行檢控,以加強政策對違例者的阻嚇性。食衞局表示,未遵守相關規例的處所會被勒令停業3至14天不等,視乎其違反情節及防疫的需要而定。當然,同樣也是老生常談但異常重要的邏輯,就是當局應加緊宣傳及教導市民使用「安心出行」,同時亦需釋除公眾對應用程式有關個人資料安全的疑慮。

的確,香港現時的疫情可謂審慎樂觀,但始終要接近「清零」才能有條件形成氣泡經濟,逐步恢復日常生活及跨境往返出行。李白有詩云:「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當我們看到境外地區追蹤程式的成效,推行上亦非是蜀道之難,就會發現最終也只是關乎港府的決心及其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