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公營醫院醫護人手長期短缺,政府昨日在立法會上提出的5大立法建議中,包括在今個立法年度修例引入海外培訓醫生,容許更多合資格的海外培訓醫生到港執業。不過,有本地醫生對此有所保留,認為非本地培訓醫生質素參差,現時開放給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的有限度註冊制度已相當寬鬆,看不到現有安排有甚麼不足之處。
醫院管理局發言人表示歡迎任何可增加醫護人手的建議,會就建議深入研究,並與局內外持份者溝通。局方會繼續透過不同途徑增加醫生人手,包括招聘所有合適的本地大學醫科畢業生,及繼續以有限度註冊形式,招聘非本地培訓醫生於公立醫院工作。
特首林鄭月娥昨在會上表示,目前公營醫院仍欠缺660個醫生,情況極不理想。她重申政府並無輕視培育本地人才,過去10多年兩間本地醫學院醫科生學額已增加超過一倍,政府會積極考慮進一步增加學額,但醫學院培訓容量不能無止境擴張,不能單靠增加學額解決醫生不足的問題。
她指引入的海外培訓醫生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認可非本地醫學院畢業,並在當地獲取醫生註冊資格或專科醫生資格;所有獲批申請人要先在公營醫療系統工作一段較長時間,不可私人執業。當局將於後天的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介紹立法框架,亦已邀請行會成員李國章和林正財協助社會解說,爭取公私營醫生支持。政府將於今個立法年度向立法會提交《醫生註冊條例》修訂草案,但審議多久則要視乎情況。
議員張宇人認為建議雖能解決公營醫生長期短缺問題,但相信部分醫生組織未必能接受。林鄭強調,對引用非本地醫生想法一直堅定不移,強調政府有決心,不會「跪低」。
有本地醫生卻對引入更多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有所保留,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現時開放給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的有限度註冊制度,已相當寬鬆,而且待遇與本地醫生亦差不多看齊,甚至一來港就可擔任副顧問醫生,看不到現有安排有甚麼不足之處。她又指,若通過修例,屆時或會有更多在內地培訓、屬本港居民的醫生返港執業。她強調並非排斥內地受訓醫生,只憂慮兩地醫學教育不一,質素或有所不同,認為即使採納新安排,日後非本地培訓醫生仍需接受考試。
醫護誠信同行主席、醫學會前副會長林哲玄表示,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只能解決部分問題,惟本港面對最大的挑戰是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需求急增,要先改善基層醫療制度,讓慢性疾病患者在社區接受治療,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才有空間處理新症。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要繼續觀察引入的醫生質素是否符合本港水平,同時吸引他們回港執業,認為當局要仔細研究非本地培訓醫生回港後的綑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