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學者促改建房屋 更具效益

【本報訊】海洋公園業績連年見紅,受黑暴及疫情影響,收入及訪客人次更雪上加霜,均錄得歷來最大跌幅。而全新消閒區及歷險主題區預計2026至27年財政年度始營運,有學者憂慮,重生方案5年後才正式落實,期間當局可能要繼續「泵水」,淪為無底洞,如改為建屋用途會更具效益。

海洋公園帳面上2019-20財政年度錄得逾19.2億元盈餘,貌似扭轉連續4年的虧蝕,但若扣除港府補助,去年度實際仍倒虧11億元,而訪客數量及收入俱錄得歷來最大跌幅約60%。港府預計公園入場人次回升需時,未來數十年仍然面對財困。

為協助公園轉型,港府將提供兩筆毋須還款的資助,包括一筆16.7億元撥款,以及共涉11.2億元補貼;港府早前借予公園的54億元貸款,今年7月起貸款將豁免利息,還款日由今年9月延至2028年9月開始,還款期延長至2059年,令港府少收約40億元,合共涉約68億元。

臨海的山頂園區地理位置優越,地皮價值數以億元計,有地產界認為,與其保留作公園,若改作建屋用途,一解港人住屋需要更具效益。另一個主題公園亦有相類情況,位於大嶼山的竹篙灣迪士尼二期60公頃土地閒置多年,港府至今亦沒有長遠發展計劃。

寧花冤枉錢 不願利民紓困

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認為,重生方案看似減低營運成本,但實際上是「送走」公園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加上免費開放部分園區,或引來大批傭工假日席地消遣,令真正消費者卻步,難達收支平衡。他憂慮港府要繼續「泵水」,不但浪費珍貴的山頭資源,對庫房亦都沒有好處。

港府熱衷充當白武士,短短大半年已向海洋公園「泵水」逾120億元;之前亦巨額打救蝕本私人企業如國泰航空,單是養南亞假難民毒瘤,過去7年燒逾60億元,處理免遣反聲請及相關工作,成為巨大的財政黑洞。

港府善財難捨,冤枉甘心,寧花冤枉錢,面對民生卻一直喊窮,多個行業垂危卻支援不足,對老弱基層亦斤斤計較,更打算向長者開刀,就連長者2元乘車優惠也密謀加價,被轟「計到盡」、「正Cheap精」。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