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地唔敢收 思慮不周 填海罷就

本港寸金尺土,土地不足非新鮮事。政府在解決土地問題時,首推明日大嶼計劃,雖然計劃備受爭議,但上月已通過5.5億元的前期研究撥款。身兼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的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蔡宏興昨指,現未有足夠資料判斷應否支持計劃,但指香港仍有農地、棕地,政府以沒有土地為由來硬推填海,是「未有深思熟慮」。他指其他可用土地涉及業權、非法經營等問題,但非不可處理,又批評政府在土地議題以經濟因素主導,變相推高樓價,助長「納米樓」,認為政府可調整丁屋政策、地積比率、建築條例來解決短、中、長期的住屋問題。

港府在發表施政報告時,明言不會放棄爭議多時的「明日大嶼」計劃,將於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可興建15至26萬個單位,隨後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前期研究撥款,項目如箭在弦。對於「明日大嶼」的取態,蔡宏興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現時未有足夠資料去判斷應否支持。

倡從丁屋政策地積比入手

他提到政府提倡「明日大嶼」的說法是香港沒有足夠土地,但他並不同意,事實是香港仍有農地、棕地等可取用,更指很多棕地的交通網絡配套亦已非常完善,但普遍因涉及土地業權、非法經營等問題,政府捨難取易,但問題並非不可解決,又指政府可以調整丁屋政策、地積比率來改變土地用途,直指「假如只是覺得單位不夠就要填海,出發點未夠深思熟慮」。

香港土地不足,房屋需求殷切,地產商因而推出很多價值不菲的「納米樓」,如一間位於元朗市中心近160平方呎的住宅,索價近270萬元仍有價有市。蔡宏興慨嘆,香港愈來愈富有,但居住空間卻小如一個車位,批評政府常指房屋供應已經達標,但重量不重質,達標可能是「800呎單位開3份」。

賣地價高者得 助長納米樓

他批評納米樓不好,設計並非「以人為本」,但由於政府奉行市場不干預主義,甚至賣地以「價高者得」為先,不足底價便收回土地,間接推高樓價,助長「納米樓」成行成市,他認為政府應考慮政策是否仍合乎時宜。

建築條例保守 無以人為本

蔡又指現時社會住屋情況擠迫,市民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政府應增加公共空間,讓市民日常生活更舒暢。然而,現時的建築條例較保守,公共地方亦本着達標便可的態度,未有嘗試優化,如空中花園受條例所限,連樹都種不到。他認為政府不應繼續以「賺到盡」為原則,可在賣地條款增設投標者項目設計要符合「以人為本」、或加入創新科技等,透過建築改善土地問題。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早前表示,對未年10年的建屋目標有信心,提到約300公頃土地中,有3成半主要是來自古洞北、粉嶺北及洪水橋新發展區,相關項目已進入規劃程序,當局正進行回收土地程序。有團體指施政報告中的土地供應涵蓋新發展區的農地和棕地,及東涌填海,棕地只佔小部分,估計新界有1,023公頃棕地未納入發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