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檢疫中心日前驚現疑似醫療廢物隨處棄置,數量多達30多包,惹播毒疑雲,惟當局一直無正面回應內藏甚麼醫療廢物,以及存放了多久,只承認廢物量增加,等待部門及持牌醫療廢物處理商處理的時間有所延長,已與營辦商討論增加廢物處理設施及改善廢物處理流程。有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指出,根據醫院管理局標準,紅色膠袋屬高傳染性的醫療廢物,若長期置於室外,有機會被野生動物,如野豬、野狗、老鼠咬穿,造成傳播風險。
隨着香港爆發第4波疫情,當局近期重啟鯉魚門檢疫中心,讓確診者的緊密接觸者隔離檢疫,不少新增的確診患者都是來自重新啟用的檢疫中心。衞生署發言人日前回應稱,隨着入住檢疫人士增加,日常棄置物品,例如飯盒等亦大量增加。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根據醫管局準則,紅色膠袋是放置高傳染性的廢物,如屬低傳染性,則放於黑色膠袋。由於垃圾出自檢疫中心,一些日常的垃圾,如檢疫人士口罩、飯盒等都會棄於紅色膠袋。而膠袋內可能有檢疫人士的飯盒、飲品等,如檢疫中心周圍沒有圍欄,這些膠袋有機會吸引野豬、老鼠、野狗等動物,若牠們咬穿膠袋,就有機會造成傳播風險。理想情況下,裝醫療廢物的膠袋不應置於戶外過夜,應盡快清理。
他又說,由於天氣寒冷,病毒在膠袋表面存活的時間長,不排除膠袋表面帶有病毒,負責處理的人士應穿戴個人保護裝備;堆疊成小山的膠袋也不便工作人員處理,膠袋亦有機會穿破,情況並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