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港大首創 肝臟類器官技術 揪出膽道閉塞元兇

膽道閉塞是新生嬰兒時期最嚴重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之一,患者肝臟的內外膽管系統因為纖維化發炎而堵塞,膽汁無法引流至十二指腸,若不及時治療,最終將發展成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該病常見於亞洲嬰兒,在香港及內地,每一萬名新生嬰兒就分別有1.2人及兩人患有該病,惟該病至今成因未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類器官培植技術,發現「β-澱粉樣蛋白」異常沉積,是膽道閉塞的發病機制,這個發明有助日後及早預防、診斷及治療膽道閉塞。

目前治療膽道閉塞的唯一方法是進行俗稱「葛西手術」的肝門空腸脗合手術,但效果欠佳,只有60%至70%病人可以恢復排出膽汁,不少病人仍需面對膽管炎等併發症,該病亦無法根治。

港大研究團隊首創「膽道閉塞肝臟類器官」技術,在培植皿模擬真實器官環境,發現患者膽管周圍有β-澱粉樣蛋白異常沉積。團隊及後把β-澱粉樣蛋白加入類器官,成功導致膽道閉塞特異性細胞形態產生,換言之,β-澱粉樣蛋白沉積是膽道閉塞的發病機制。

有利研更精準治療模式

這項發現有助日後及早診斷膽道閉塞,在疾病形成及惡化前進行干預,甚至從病理上預防膽道閉塞。另外,由於β-澱粉樣蛋白是「阿茲海默症」,即俗稱的「老人癡呆症」的病理特徵,而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阿茲海默症」藥物已進入臨床階段,該藥有望用於膽道閉塞治療。

今年19歲的黃卓楠是港隊攀石運動員,嬰兒時期確診膽道閉塞,約兩個月大便進行「葛西手術」,及後雖然沒有出現嚴重併發症,但小時候需要頻繁入院及覆診。卓楠現時病情穩定,惟需要長期服藥,雖然間中發燒、肚痛,但並不影響運動。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小兒外科講座教授譚廣亨表示,該研究有望幫助更多如卓楠般的膽道閉塞患者,這項技術亦以病人為基礎,複製病人獨有的病理生物學,有利研發更安全、有效、精準的診斷及治療模式,推動精準醫學發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