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廢木碎是否只有製成「生物炭」這單一出路?非也!環保人士指出,廢木出路其實多元化,內地及台灣的廢木回收再造技術成熟,將園林廢物及廢塑膠混合製成「塑膠木」(Wood Plastic Composites,簡稱WPC),主要用作戶外設施,防潮並且壽命長,是作為取代木材的環保材料;認為政府可參考在本地設立塑膠木廠,既可吸納廢木及廢塑膠兩種物料之餘,塑膠木的價值亦相當高。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批評,本港回收政策落後,除了廢紙回收率可達40%外,其餘物料的回收率均低於10%以下,其中廢塑膠的回收率只有7%,廢木的回收率更低於2%,大批有用的木材及塑膠白白送往堆填區當垃圾,情況令人憂慮。
他指出,事實上近年建築界廣泛使用塑膠木,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因能吸納廢木及廢膠兩種廢物。塑膠木主要原料是廢木碎及廢塑膠,可用於戶外設施,如戶外木圍欄以及露台防水地板,使用壽命較一般木材長,不但防水、防潮、防蟲,也有一定的防火性,可塑性也非常強,可以通過不同工藝的加工,生產出顏色眾多、風格多樣的產品,商品價值相當高。
他透露,十多年前政府到內地考察時,已參觀過當地的塑膠木製造廠,研究提升園林廢物的再造性,無奈最後不了了之。他認為,在本港設塑膠木廠並不困難,因塑膠木產品有價值有市場,甚至比生物炭設施更有出路,希望政府可就往後的園林廢物處理設施招標中,新增更多元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