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老有所醫:訓練正念腦情緒 紓壓自療

二○一六年十月號風濕病醫學通報一案例,有女士身體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升高,無其他明顯症狀,照腸道內視鏡正常。醫生觀察年半後,鎵核子掃描發現病人的甲狀腺有粒狀物體,手術切除後,發炎指標無改善。又一年半後,她左眼出現模糊,經磁力共振血管掃描後找出發炎位置是血管,根據醫學成文法風濕病家族譜,證實是高隆動脈炎(TAK)。對症下藥後,每年掃描不見變化。

壓力病可致全身發炎

現代醫學地位確立於一八六○年代,證明產褥熱等某部位發炎原因是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經顯微鏡儀器才能顯現證實。近十年現代醫學研究科技進步,二○一七年一月號柳葉刀醫學雜誌文章說,經PET/CT掃描影像特別聚焦腦杏仁核等部位,證實壓力與腦杏仁核活躍、全身血管發炎、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升高有明顯關係。現代人常說壓力無形不具體,實際具體形於內,病人社交感受壓力,要特別身體儀器才能顯現。

病人三年後診斷TAK,是壓力病引致全身發炎,但物質主義下,醫生無責任認真醫治不健康信念引致的負面情緒,分類病人去專科,將視野收窄。病人被告訴身體發炎但找不到原因,是否加重病人壓力令發炎惡化?找不到原因,其實只是找不到甚麼部位發炎,忽視原因是不健康信念。人類學家蒙塔古說,醫生對健康不感興趣,而對疾病感興趣;公眾被教育治愈疾病就健康。

正向醫學不是心理輔導,不能外判心理學家,因為要將正向醫學知識結合正常醫學。而外判正念,會令醫生集中負念頭。全科醫生較少被專科責任制度局限看病人方式,可否注重醫學基本法,只要三年前診斷為壓力病,去為病人建立健康腦線路,積極訓練正念腦情緒自療身體,期間同時結合物質化驗監察身體!

張錦暉醫生

研究大腦可塑性、正向醫學腦線路訓練/結合醫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