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嶼山南部的水口灣以「港版天空之鏡」聞名,亦是著名的掘蜆勝地。每逢假日,淺灘上都會充滿不少專程來摸蜆的遊客。然而,摸蜆熱潮的背後卻隱藏着過度捕捉的危機,為當地生態敲響警鐘。有居民指近年蜆的數目及大小均呈下降趨勢,遂與環保團體合作,向遊人推廣「掘蜆守則」,以保護海岸生態。
水口灣鄰近長沙和塘福,是一個受遮蔽的海灣。「水口」有「進入海口」的意思,它同時連接沙坪北面和南面的淡水河流,與海水構成鹹淡水交界,有大片紅樹林,生態價值極高。
加上水口灣滲進沙層的潮水含氧量高,連同有機碎屑的累積,能為灘上的生物提供食物,也使得水口灣有豐富的生活多樣性,有近二十種蜆,亦是馬蹄蟹、彈塗魚等動物的棲息地。
「以前啲朋友搭巴士都唔識水口村喺邊度落。」在水口村經營士多近三十年的陳就榮憶述該村本來寂寂無聞,直至十年前有雜誌記者途經士多,「佢問我有冇咩好去處,於是我就同佢去咗水口灣,帶佢去掘吓蜆。」他沒料到報道刊出後,一夜間多了二、三百人慕名到水口灣摸蜆遊樂,令這個地方從此變成旅遊熱點。
「經濟嘅幫助其實好皮毛,逢周末雖然都多人,但好多時都會帶埋工具入嚟。」陳指遊人數量大增反而令海岸生態受影響,過度捕捉及灘上垃圾量增多,令蜆的數量以及大小都不復當年。他表示沙白、三角蜆是水口灣其中兩種最常見的蜆類,但近年沙白的數量大減,近七至八歲、手掌般大的沙白亦在灘上銷聲匿迹。更甚者,不時有途人掘蜆後留下一個個坑洞沒填好,潮漲時往往有外出捕魚的村民不小心「踩錯腳」、扭傷等。
蜆是天然過濾器,牠在進食時會吞吐海水,將微生物及有機物質過濾掉。除了能控制微生物數量,以免牠們和魚類爭奪氧氣,亦能避免海水營養過剩而爆發紅潮。為保護當區環境,陳向遊人推廣「掘蜆守則」,提醒他們要「細蜆長留」、「輕裝上陣」等,以保護生態,並特意製作蜆的標本,供遊人參考。「有啲新嘅客人,我會教佢點樣掘。細嘅蜆要放走、自己帶嚟嘅嘢亦要帶番走。」陳近年更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士多中派發蜆的量度器,鼓勵市民放生比保育尺小的蜆類,「遊客嚟玩村民都歡迎,大家都開心,但嚟玩之餘唔好造成沙灘污染,呢個都重要嘅。」
圖:朱偉坤/文:李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