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控」進修課程系列在紐約大都會看守所內的教育部開展了,是十二周為一期,每周三小時課堂討論。義務導師是在附近的一所瑜伽中心請來的中年白種女士和一個越南裔男士。教的都是瑜伽基礎理論,說明我們認識身體的操作建構,及健康的要素。
一課下來,看到同學們都聽得不耐煩,課後伊利(假名,非裔小夥子)和艾凡(假名,巴基斯坦裔生物工程師)圍着我說:「不如你私下來教我們吧!」
我推搪說:「我也不太懂啊!不要太焦急,讓課程發展下去再看吧。」
第三次課程果然開始談呼吸,是「安那般那念」的入門。那是瑜伽一種關於吐納呼吸意念的修行方法。「安那般那」是梵文,「安那」是持來,吸入;「般那」是持去,講呼出;「念」是觀住之念,守意的意思。意譯為入出息念,入出息觀,數息觀,安般守意,是以觀察呼吸作為內觀修習的方法,以意識心系緣在入出息上,而從事修行功夫。
瑜伽導師說了半天,又示範,帶着同學們學習試練。我看着好幾個同學不到五分鐘便睡着打呼嚕,不知道是躲懶還是得了道,成功的讓呼吸均衡而渾身放鬆入睡!臨下課時,導師看我是中國來的助理,對這法門多少也懂些,便叫我補充一下。我便把南懷瑾老師書上教的《六妙門》 的「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和「十六特勝」, 勉強的說一下,但數息、隨息、止息、觀息、還息和淨息的細節太複雜了,不容易翻譯,我也沒有很好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清楚,所以只能講些第一步數息入門的個人體會。
我簡單的說:「中國人的修行,便是要『心平氣和』,心裏的平安,以氣息的和諧為第一步。我們坐下來,罔念紛紛,思想不能專一,因為氣在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定先修氣,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了。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呼一吸的入門方法,便是『數息』反覆的數,做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
看到眾學員,連導師們都有興趣聽下去,便進一步引述南懷瑾老師的教誨心得:「真正修煉是數出息,不是入息。當在數着每一次的呼氣出去的時候,要把你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着呼出的氣息排放出去,尤其是身體的不適、戾氣、憂慮、煩擾、躁亂、厄運、污濁,讓它們一齊跟出息排出去,空掉!注意出息,思想跟着呼吸自然走,一切煩惱痛苦,病痛不安,業障惡運,千愁禍根,呼出去就沒有了。呼出去再吸進來的那個是乾淨的,到你裏面又變髒了,接着就又呼出去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下來了。先試一分鐘再說吧!」
伊利有點不服氣的說:「吸氣是吸入氧氣,我們的身體都需要氧分呀,排出的是碳氣、穢氣,一般人都會把重點放在吸入氧氣為主,不是嗎?」
我接着回應的說:「老師說,修息的關鍵正好相反。你們注意到中國功夫嗎?武師最有力的一擊都發出『嘿』的一聲,氣出去了才發生力量,真正『空』的力量比『有』的力量大。要放下,要捨,把一切我們內裏的都放出去,這是布施,把自己的氣,乃至生命全給予一切眾生!」
何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