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香港山環水抱是塊福地,但無論在山澗還是海洋均充斥着各種垃圾,不但破壞景觀,更危害自然生態。有潛水愛好者由於經常於本港以至世界各地海域潛水,目睹垃圾如何「謀殺」海洋生態,促使他們發起海洋潔淨行動,號召有心人同行潛水清理垃圾,並與友人建立網上平台,分享海洋及潛水資訊,以喚起大眾對海洋垃圾的關注。
「我要去勻全世界所有靚嘅地方潛水!」有十四年潛水資歷的余曉彤(Hidy)既是藝人,亦是潛水教練。過去她一直以「潛入」各地美麗海域為目標,曾到各個潛水勝地擔任水底模特兒進行拍攝。正因長期接觸海洋,水底世界的變化自然逃不過她雙眼。惟變化未必是好事,她曾目睹澳洲大堡礁及馬爾代夫的珊瑚在短時間內大幅白化,感到十分震驚,令她開始關注海洋污染問題。
但無論何時何地潛水,海洋垃圾總是隨處可見,熱愛海洋的心燃起Hidy的使命感,兩年前開始發起多次潛水執垃圾行動,清理本港海域的垃圾。多次執垃圾的經歷中,Hidy遇過太多未想像過會在水底出現的物件,引擎、冷氣機、掃帚、床褥乃至關公像「應有盡有」,當然少不了大量膠樽及玻璃樽。如遇上俗稱「鬼網」的棄置魚網等大型垃圾,更要合多人之力移走,對體力及耐性都有所要求,幸好參加者都不辭勞苦,積極響應,每次活動都能召集到十至二十人協助清理。
然而要靠清理行動對抗海洋垃圾無疑杯水車薪,對此Hidy希望参加者於平常參與水上活動時,亦能「順手」帶走垃圾,並培養環保的生活模式,減少製造垃圾。為宣揚保護海洋的訊息,Hidy與友人巫觀其(阿Mo)建立網上海洋及潛水資訊平台,希望大眾增加對海洋問題的認知。阿Mo直言,本港海域的垃圾問題較外地嚴重,而網絡上雖不乏有關資訊,但訊息零散,故此建立網上平台「DEVE」整合及提供海洋保育等資訊。
「有啲嘢始終要親身睇過先會感受到。」他與Hidy都認為,大眾對環境污染態度冷漠源於認知不足以及未有切身體會,因此期望平台能讓大眾先理解,後關心,繼而坐言而行。而除了海洋垃圾,Hidy長遠亦希望公眾能關注微塑膠影響,因為微塑膠流落海洋後是難以清理,只能從源頭減廢着手,情況刻不容緩。如果欠缺減廢的動力,Hidy表示大家可以問一個問題:「研究指二○五○年海入面嘅膠會多過魚,你想將來喺海度睇膠定睇魚?」
圖:甘偉倫/文:劉燁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