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嬰兒長短腳難張腿 或患髖關節發育不全

本港每一千個新生嬰兒,就有一個患上髖關節發育不全(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簡稱DDH),該症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畸形問題,楊生、楊太發現,幼女在三、四個月雙腿仍不能完全張開,每次換片如角力一般;把她放進嬰兒揹帶,幼女亦會不適哭鬧,直至求診骨科醫生後,才知道幼女患上髖關節發育不全,左右關節都脫臼,需要馬上做修復手術。負責手術的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專科醫生廖敬樂表示,家長可在嬰兒出生兩個月內帶子女接受超聲波檢驗,及早診斷,便能及早醫治。

髖關節由球狀的股骨和髖臼組合而成,正常情況下,股骨應處於骨盤呈杯狀的髖臼內,並能同軸旋轉。但當嬰兒的關節出現異常,如髖臼弧度不足、股骨脫離髖臼,就會導致髖關節發育不全等相關疾病。由於髖關節的軟骨層沒有神經線及血管,患者往往經過長年累月的摩擦、橫移,直至軟組織被磨蝕、導致骨內出血,才感到痛楚、發現問題。患者有機會行動困難、長短腳、患上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嚴重者或需做手術把股骨復位,甚至安裝人工關節,但兒童並不適合。

勿緊緊包裹 致雙腿長期拉直

該病的高危族群包括女嬰、臀產嬰兒、首胎嬰兒,有家族病史、母親羊水不足,也會增加發病率。廖醫生特別呼籲,家長應避免緊緊包裹嬰兒,令嬰兒雙腳長期處於拉直狀態,繼而影響嬰兒的髖關節發育,家長要確保嬰兒雙腳有空間自由屈曲、伸展。廖強調,家長應該在嬰兒出生八星期內,主動帶嬰兒見兒科或骨科醫生,做超聲波檢驗。

站姿或步姿異常 亦應及早求診

此外,如果嬰兒出現長短腳、兩邊大腿或臀部皮紋不對稱、雙腿張開的程度不一、站姿、步姿異常,都應及早求診。

戴「帕氏吊帶」糾正 成功率九成

超聲波檢驗不會釋出輻射,也比臨床檢驗更準確。如在八星期內確診,大部分患者只需要佩戴「帕氏吊帶」數月,幫助髖關節穩定及髖臼發育正常,成功率超過九成,毋須做手術。如嬰兒在六個月後才確診、或情況嚴重,則可能要做修復手術,楊生楊太的女兒在七個月大的時候接受了髖關節修復手術,現在已無大礙,只需要密切觀察關節修復情況。記者洪紫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