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早前教育局公開各間出版社通識書的「送審」結果,局方近日更新課本編纂指引,當中四個初中人文學科,包括生活與社會、中國歷史、歷史及地理,在編纂方針及學與教方面,新增一項「課本的學習活動和課業等,應着重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建構理解」說法,並列明「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評論的問題」,惟中史課程目標則包括「培養學生客觀分析與評價史事的能力」,予人感覺自相矛盾。
教育局本月更新網頁的「印刷課本編纂指引」,指出教科書應避免在沒有提供足夠的歷史資料和指引情況下,設置涉及較廣範圍的問題,以免超越初中學生所掌握的前備知識,「導致他們以片面的資料及個人所識,作出空泛回應,偏離課程目標。」至於歷史及中史內容,則指引出版商在教科書採用漫畫及畫作時應要小心,不少這類資料有強烈主觀立場,表達對某史事的觀點不時充滿偏見。
教育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初中人文學科課程「着重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和建構理解」,學生學習不同的課題,必須先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故此課本中的學習活動和課業,應「避免包含太多涉及評論的問題,同時應避免在沒有提供足夠的資料和指引的情況下,設置涉及較廣範圍的問題,以免超越初中學生所掌握的前備知識,以至偏離課程目標。」此部分與課程指引建議教學活動包括探究、反思及評論活動,並沒有衝突或矛盾。
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表示,在課堂上會與學生討論及分析,在習作、測考等,都會要求學生評論歷史人物的功過,如唐太宗及漢武帝等,學生易就施行的政策及影響進行評論及分析。他估計局方期望學生可先掌握基本知識再作評論,否則未熟悉背景就進行評論,就會變得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