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攬各委會正副主席 建制爆內部分歧

立法會即將踏入延任一年的新立法年度,按照《議事規則》,包括十八個事務委員會、內務委員會(內會)、財務委員會(財會)均需要重新選舉正、副主席。過往在選舉主席前,按慣例建制派與民主派會商討後再作協調,但經過去年長達七個多月的內會選舉主席風波,議會癱瘓,導致兩派關係極度撕裂,故建制派決定全面趕絕民主派,為求包攬所有委員會正、副主席位,並不理會議員是否熟悉相關委員會事務,令建制派內部出現嚴重分歧。

存利益衝突 部分委員會乏問津

按照慣例,立法會各事務委員會每月會召開一次會議,只有極少情況下由副主席主持會議。然而,建制派打算於新一個立法年度,將民主派議員「趕盡殺絕」,連原本由民主派議員擔任正、副主席的福利事務委員會,以及本來由民主派議員擔任主席的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均一概包攬,單計事務委員會已足以騰出兩個主席及十個副主席位置,建制派早於九月初已於各自板塊內討論各委員會的正、副主席人選安排。

雖然大部分建制派指包攬所有委員會的正、副主席,可避免民主派議員在任何委員會上「搞事」或操控會議,但各建制黨派之間存在利益衝突、議員意願重疊、部分委員會無人問津的情況持續出現,至今仍未能敲定名單。

不滿被協調 為湊數耗費人力

據悉,不少建制派議員不滿「被協調」或「被強行安排」在不熟悉的委員會;另有部分議員不願擔任副主席,但建制「高層」要求建制各板塊必須「分擔」委員會副主席,以達到「清一色建制」的效果,有議員批評建制高層多此一舉。

工聯會議員黃國健指,基於去年的內會選舉主席風波,理解有關安排,惟認為做法不理想,會耗費無謂的人力,指若然一個議員需加入十多個委員會將疲於奔命,非常「攞命」。黃稱,相信民主派與建制之間存有協調空間,若然大家願意守規矩,則可以防止這情況發生。至於被協調或安排擔任委員會副主席,黃指本來不打算擔任委員會正、副主席,是希望將機會留給「後生仔」,但今年建制傾向全部包攬,所以各板塊需要「湊數」,他亦會接受安排。

據了解,原本擔任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的何君堯,被安排去擔任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但是他不滿意此安排,更表示對該委員會的事務並不了解。

另外,聽聞議員田北辰不認同建制派包攬及協調委員會主席的做法,所以不會參與其中。立法會本月十四日開鑼,各委員會於開鑼前一星期應要敲定正、副主席人選,即使有人不滿安排,最終亦需要「攝位」填滿各委員會正、副主席之位。記者馮子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