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和脂肪肝是香港常見的肝臟疾病,兩者都是初期病徵不明顯,而且都有演變為肝癌的可能性,因此早篩查、早確診早治療非常重要。
乙型肝炎是亞洲或華人社會很普遍疾病,感染途徑通常是母體傳播。與大多數慢性疾病一樣,很多乙肝帶菌者都是沒有病徵,可是,待病徵如黃疸病或是腹痛出現時,病情已經嚴重,甚或屬於晚期。
乙型肝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預防疫苗及定期檢查,一九八八年香港政府實施普及乙肝免疫接種計劃,為所有在港出生的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一九八九年後出生人口的感染率亦因此大為降低。由於乙肝少有病徵,近半患者不知道自己帶菌,只有驗血檢測才能確定。非帶菌者需要接種預防疫苗,而帶菌者則要由醫生做評估。患者不一定要服藥,也不一定會惡化至肝硬化或肝癌,如果病情穩定,半年覆診一次亦可。
脂肪肝也是港人常見的肝臟疾病,成因是脂肪積存在肝臟。雖然有超過百分之三十人口有脂肪肝,但絕大部分都是無病徵而且病情輕微。少數病情嚴重的脂肪肝病人,多有「三高」毛病以及體形過重接近癡肥。這些患者除了需要接受醫生評估及定期檢查之外,還需要針對三高控制糖尿、血壓、膽固醇和體重,日常多做有氧運動和少肉多菜。
乙肝和嚴重脂肪肝都有可能發展為肝癌,因此這兩類病人需要定期覆診。乙肝兼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士,有風險患者更需每半年照一次肝臟超聲波。這項檢查非常重要,因可在未有病徵前找到早期肝癌,及早治療,降低死亡率。脂肪肝致癌的病例則比乙肝少很多,患者積極控制三高和體重便可。脂肪肝有機會肝硬化,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超聲波檢查,以監察病情。
欲了解更多資訊,可參加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與香港公共圖書館於十月十七日合辦的《醫研薈萃:常見腸胃病及肝病》網上健康講座,詳情請瀏覽 https://medic.hku.hk/en/Knowledge-Exchange/Public-Lecture-Series或掃描QR-Code進入網頁、或致電2255 3749查詢。
司徒偉基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