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人間大愛:醫學科技增器官移植可能性

《移植「辛」突破》第十一集主題「移植新希望」節目中,泌尿外科顧問醫生朱天儒及資深腎科專科醫生馮加信,分享透過醫學科技增加遺體器官供移植的可能性,更透過立法增加活體捐贈的機會,令更多器官衰竭病人受惠。

3D打印內臟助手術準確度

朱醫生和馮醫生,他們一個外科一個內科,雙方合作多年。朱醫生是資深兒童腎臟移植醫生,他指兒童腎臟移植的難度較成人高,因為兒童身體較細小,捐贈者的腎臟大小需要配合,血管的走向亦是手術關鍵。目前,為了更準確的計算移植安排,朱醫生在手術前採用3D打印捐贈腎臟模型協助,可以令手術更有把握。另外,目前採用機械人做微創手術,不再是開放式傷口,復原可以較快。

馮醫生表示,過去遺體捐贈器官會有較多限制,捐贈者的健康要求較高。目前,即使捐贈者患丙型肝炎、愛滋帶菌者等器官亦可以用作移植,因為過去那些屬於不治之症,今天已經有藥物治療,該等器官是不會浪費。還有,過去認為不夠理想的心臟、肺臟會被放棄用作移植,現今則可以靠營養水、抗生素等「養」好後用作移植。這些醫學上的新突破,可以救活更多器官衰竭病人。

最近討論多時的活體移植交叉配對法例已通過,有機會讓一些活體移植的個案,由不可能變成可能,消息同樣令人鼓舞。對未來可能的更新發展,如器官培植、複製等亦有初步探討。然而,市民踴躍支持器官捐贈才是等待器官移植病人的佳音。

《移植「辛」突破》第十二集於21/9星期一晚上九時至十時於香港電台普通話台播出(粵語內容),歡迎收聽。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